豺皮樟根

拼音注音
Chái Pí Zhānɡ Gēn
出处

《泉州本草》

来源

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
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地、山地下部的灌木林中。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原形态

扬子黄肉楠,又名:白柴、香叶子、剥皮枫、花壳柴、过山香、山肉桂。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
树皮灰褐色,块状剥落;幼枝密生粗毛,后渐脱落。
叶互生,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带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苞片早落:花梗粗,密生长柔毛;花被片6;花被和花被管密生长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6~8毫米,初时红色,熟时黑色。
花期8~9月。

功能主治

《泉州本草》:"治胃冷作痛,血痢,关节痛风,劳力过度胸闷不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两;或泡酒。

复方

①治胃冷作痛:豺皮樟根五钱,水酒各半煎服。

②治肩胛关节风:豺皮樟根二两,酒四两。
煎服。

③治水肿:豺皮樟根一两。
和猪肉、黄酒煎服。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74581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