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猫儿翻甑、搬倒甑。
《贵州民间药物》
为菊科植物白鼓钉的根。
秋季采收,晒干。
野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或溪旁。
分布华北、东北、华东及中南各省。
多年生草本,高35~80厘米。
地下具短根茎,四周丛生须状根,细长柔软,支根纤细,淡黄白色。
茎直立,圆柱形,通常单一,少分歧,全体被短柔毛。
叶对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基部急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疏锯齿,有时3深裂,近基部有明显的3根叶脉,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具脓点,两面密被白色刚毛。
头状花序排列成紧密的聚伞花序状,顶生;总苞钟状,覆瓦状排列,苞片约10枚,大小不等,矩圆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而干燥;花托秃裸,托上着生管状花5~6朵,两性,带紫色,顶端5裂;雄蕊5,药多少合生,围绕花柱四周,药上端有附片,基部钝形;柱头伸出,2裂,裂片圆柱形。
瘦果有5棱,冠毛单列,刺毛状。
花期8~10月。
含香豆精。
《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苦,无毒。
"
治感冒,疟疾,肠寄生虫病。
《贵州民间药物》:"表寒退热。
治疟疾,感冒。
"
内服:煎汤,3~4钱。
①治感冒:秤杆升麻四钱,葛根三钱,柴胡三钱。
煎水服。
②治疟疾:鲜秤杆升麻四钱至五钱。
煎成浓汁。
于发疟前二小时服。
③治肠寄生虫病:秤杆升麻五钱。
煎水服。
本植物的全草,在江苏南部曾作佩兰使用,商品称为"尖佩兰"。
参见"佩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