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降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降丹

拼音注音
Bái Jiànɡ Dān
来源

学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
由汞与其它药物加工制成。

注意

有毒。
不供内服。

功能主治

杀虫。
外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

用法用量

2~6厘。

备注

原料:朱砂、雄黄各2钱,水银1两,硼砂5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1.5两。
或明矾、皂矾、水银、食盐、火硝各2.5两,雄黄、朱砂、硼砂各4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降丹

拼音注音
Bái Jiànɡ Dān
别名

降丹。

出处

《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

二氯化汞氯化亚汞的混合结晶。

生境分布

各地均可制造,以江西、湖南、湖北产量较大。

性状

为针状结晶聚集而成的块状物;白色或微黄色,与碗接触的一面平滑而光亮,有时微带淡玫瑰紫色,另一面与折断面,均呈明显的针状结晶,微有光泽。
不透明。
质重,易碎。
比重5.4。
气无,味辣,并有持久性金属味。
粉末为白色针状结晶。
以色白、条状、有光泽、贮存年久者为佳。
于闭口管中加热至227℃时,熔成无色液体,约300℃时升华,水溶液显汞化合物与氯化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化学成分

主要含氯化汞及氯化亚汞。
其含量比例依生产方法而有不同。

药理作用

0.5%浓度在试管内对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注意

有毒,具腐蚀性,切忌内服。
外用亦宜微量。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
水调敷疮头上,初起者立刻起疱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
"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疮头上,或合他药研末调涂,或作药拈。

复方

提脓拔毒,退管生肌:生石膏九分,白降丹一分。
共研极细,用棉纸拈作药线,润以面糊,将丹拌上,插入脓管,或撒疮上,以膏贴之。

制法

①降法

取硝石、皂矾、食盐各一两五钱,研细,加入水银一两共研至不见星为度,再与朱砂、雄黄细粉各二钱,硼砂细粉五钱研匀。
置瓦罐内,用文火熔融,不断搅拌,俟均匀地凝结罐底后,停止搅拌,用微火烘干,是谓结胎。
将罐覆盖于稍大的磁碗上,接口处用韧纸浸湿围严,再用煅石膏粉调成糊状密封。
另取与磁碗口直径相等之盆,盛满冷水,将罐碗置水盆上。
在罐的周围罩一铁皮圈,罐与铁皮圈之间加入炭火,先用武火烧炼1小时,续用文火烧炼2小时,停火冷却,启罐,刮取白色结晶,即为白降丹。
避光贮存。

②升法

如上法结胎后,在罐上放一光底大碗,罐碗接合处如上法封。
碗内盛满冷水。
然后将罐移置火上烧炼,碗内频换冷水,约烧2小时,去火待冷,启罐取丹。

《医宗金鉴》:"白降丹: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
先将朱、雄、硼三味研细,入盐、矾、硝、皂、水银,共研匀,以水银不见星为度,用阳城罐一个,放微炭火上,徐徐起药入罐化尽,微火逼令干,取起,如火大太干则汞走,如不干则药倒下无用,其难处在此,再用一阳城罐合上,用棉纸截半寸宽,将罐子泥、草鞋灰、光粉三样研细,以盐滴卤汁调极湿,一层泥一层纸糊合口四、五重,及糊有药罐上二、三重,地下挖一小潭,用饭碗盛水放潭底,将无药罐放于碗内,以瓦挨潭口四边齐地,恐炭灰落碗内也,有药罐上以生炭火盖之,不可有空处,约三炷香,去火冷定开看,约有一两外药矣。
炼时罐上如有绿烟起,急用笔蘸罐子盐泥固之。
"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白降丹

拼音注音
Bái Jiànɡ Dān
别名

降丹、降药、水火丹

英文名
Crystal mixed with bichloride mercury and mercury subchloride is made of in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
出处

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二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的混合结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针柱状聚集体,呈板块状。
中间厚,向边缘渐薄,厚0.2-1.2cm。
白色或极淡黄白色。
一面光滑,一面较粗糙,侧面可见束针状结晶,长短不一,排列不整齐。
不透明,珍珠光泽。
体重,质软易碎,碎粉为针柱状。
相对密度5.4。
无臭,味辛。
有大毒。

以色白、针柱状结晶、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取碎屑少许,制成油浸薄片,于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条柱状;正高突起。
斜消光,消光角26°。
正延性。

化学成分

主要含氯化汞及氯化亚汞。
其含量比例依生产方法而有不同。
不纯品尚杂有氧化汞,三氧化二砷。

药理作用

0.5%浓度在试管内对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炮制

1.降法:取硝石、皂矾、食盐各一两五钱,研细,加入水银一两共研至不见星为度,再与朱砂、雄黄细粉各二钱,硼砂细粉五钱研匀。
置瓦罐内,用文火熔融,不断搅拌,俟均匀地凝结罐底后,停止搅拌,用微火烘干,是谓结胎。
将罐覆盖于稍大的磁碗上,接口处用韧纸浸湿围严,再用煅石膏粉调成糊状密封。
另取与磁碗口直径相等之盆,盛满冷水,将罐碗置水盆上。
在罐的周围罩一铁皮圈,罐与铁皮圈之间加入炭火,3.15,2.23,1.96,1.58;3.26(

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290℃,250℃始溶解。
整个特点同轻粉

归经

脾经

性味

辛;热;有毒

注意

有毒,具腐蚀性,切忌内服。
外用亦宜微量。

功能主治

消痈;溃脓;蚀腐;杀虫。
主痈疽发背;疔疮;瘰疬;脓成不溃;腐肉难消;风癣疥癞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疮头上,或合他药研末调涂,或作药拈。

各家论述

《医宗金鉴》: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
水调敷疮头上,初起者立刻起疱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53229 Second , 7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