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

拼音注音
Bù Huī Mù
别名

无灰木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

原形态

角闪石的一种。
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状物休,纤维常与脉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带绿色,光泽丝状,微透明至不透明。
纤维富弹性。
化学性质不活泼,具耐酸、耐碱和耐热性能。
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
系由阳起石分解而成。

性味

甘,寒。

①《开宝本草》:"大寒。
"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大寒。
"

③《纲目》:"甘,大寒,无毒。
"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
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

①《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
"

②《纲目》:"除烦热阳厥。
"

③《矿物药与丹药》:"利尿。
治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钱。
外用:研末撒。

复方

①治肺经伏热,夜卧咳嗽:天南星半两,太阴玄精石二两,甘草半两,贝母一两,不灰木一两半。
上五味,研捣极细。
每服半钱匕,煎生姜、乌梅汤调下,食后夜卧服。

②治手、足心烦热,壅闷,咽喉肿痛:真珠末一钱匕,太阴玄精石四两,不灰木四两。
上三味,同研匀细,用糯米粥为丸,如鸡头大。
每服一丸,食后用生地黄汁、粟米泔研化下,日二。

③治霍乱心腹胀满气逆,或内烦而呕,手足厥冷:阳起石、不灰木、阿魏各半两,巴豆二十五粒。
上五味,捣罗为细末,软粟米饭丸如樱桃大。
每服一丸,先穿一眼子,欲服时,灯上烧烟尽,冷为末,生姜米饮调下,以利为度。

④治阴毒:牡蛎。
不灰木、良姜、川乌、白芍药各一钱,麝香少许。
上细末。
每用一钱,男病调涂外肾,女病调涂乳上。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不灰木

拼音注音
Bù Huī Mù
别名

无灰木

英文名
Asbestos
出处

1.出自《开宝本草》:不灰木,出上党,如烂木,烧之不燃,石类也。

2.《本草图经》:不灰木,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处皆有。
不灰木始见于《本草拾遗》。

3.《本草图经》曰:今泽、潞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
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然,以此得名。
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处皆有。
并附有潞州不灰木图,如今之石棉的长纤维状集合体。

4.《纲目》引《庚辛玉册》云:不灰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石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entine Asbestos

采收和储藏:挖出后,除去杂石。

生境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青海、新疆、山东、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纤维状个体近平行排列;纤维长20-500mm不等。
纯净者白、灰白色,因含少量杂质则有时带绿、黄色调。
条痕白色。
半透明,丝绢状光泽。
可劈分为极细的、具弹性的纤维。
硬度2-3。
相对密度2.36-2.5。
含杂质时性脆、易断裂。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长条形。
长5-18cm,径0.8-3cm。
淡灰色或灰色;条痕白色。
表面具纵向细纹理,并常见浅黄棕色斑点;不透明,弱绢丝光泽。
质硬脆,不易折断,但易沿纵丝撕裂开。
气微,味淡。
本品易被盐酸腐蚀而变为绿色。
以纤维状、色淡灰、有绢丝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呈纤维状定向排列,浅黄绿色;多色性明显;低负突起。
干涉色为Ⅰ级灰白至黄色;近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
二轴晶。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组成为Mg[Si4O10]8。
含氧化镁43%,氧化硅44.1%,水12.9%。

鉴别

纤维基本上不溶于酸;但遇酸可被腐蚀。
研细的粉末状纤维体在盐酸中可煮成胶冻状。
从硬度、相对密度低,在酸中煮成胶冻等,可区别于角闪石石棉。

归经

肺;膀胱经

性味

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清肺止咳。
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或煎服,1.5-3g。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

2.《纲目》:除烦热阳厥。

3.《矿物药与丹药》:利尿。
治小便不利。

4.《纲目》:不灰木,性寒,而同诸热药治阴毒。
刘河间《宣明方》,治阳绝心腹痞痛,金针丸中亦用服之,盖寒热并用,所以调停阴阳也。

5.《本草拾遗》:"要烧成灰,即研肢,以牛乳煮了,便烧黄牛粪,烧之成灰。

6.《纲目》:"不灰木有木、石二种。
石类者,其体坚重,或以纸裹蘸石脑油燃灯,彻夜不成灰,人多用作小刀靶。
《开山图》云:徐无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
山在今顺天府玉田县东北。
《庚辛玉册》云:不灰木,阴石也。
生西南蛮夷中,黎州、茂州者好,形如针,文全若木,烧之无烟。
此皆言石者也。
伏深《齐地记》云:东武城有胜火木,其木经野火烧之不灭,谓之不灰木。

7.《日下旧闻考》引《析津志》:西山滑石根,名之曰不灰木,以之为粗布,不畏火,今西山有之。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50278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