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紫菀

《中药大辞典》:阿尔泰紫菀

拼音注音
ā ěr Tài Zǐ Wǎn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全草
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

生境分布

生山坡、路旁。
分布新疆、内蒙古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被短毛。
叶互生,排列稠密,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无柄。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直径2.5厘米,边缘舌状花淡紫色,中央管状花黄色。
瘦果扁平,倒卵形。

化学成分

叶含去甲基川陈皮素。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排脓。
治传染性热病,肝胆火旺,疱疹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备注

本植物的根,在新疆地区作"紫菀"入药。
参见"紫菀"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阿尔泰紫菀

拼音注音
ā ěr Tài Zǐ Wǎn
别名

燥原蒿、铁杆蒿

英文名
Herb of Altai Heteropappus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根、花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altaicus Novopokr. [Aster altaicus Willd]

采收和储藏:根:春、秋季采挖,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切段;花及全草: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漠地、沙地及干旱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湖北和四川等地。

原形态

阿尔泰狗娃花 多年生草本。
有横走或垂直的根。
茎直立,高20-60cm,稀达100cm,有分枝,被腺点和毛。
叶互生;下部叶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2.5-6cm,稀达10cm,宽0.7-1.5cm,全缘或有疏浅齿,两面或下面被粗毛或细毛,常有腺点,上部叶渐小,条形。
头状花主邓直径2-3.5cm,稀4cm,生于枝端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0.8-1.8cm,总苞片2-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草质,被毛,常有腺,边缘膜质;舌状花约20个,舌片浅蓝紫以,长圆状条形,长10-15mm,宽1.5-2.5mm;管状花长5-6mm,裂片5,其中1裂片较长,被疏毛。
瘦果扁,倒卵状长圆形,长2-2.8mm,宽0.7-1.4mm,灰绿色或褐色,被绢毛,上总有腺点;冠毛污污白以或红褐色,长4-6mm,有不等长的微糙毛。
花、果期5-9月。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大牻牛儿烯D,丁香烯环氧化物,金合欢醉,金合欢醇,5-O-去甲基川陈皮素,左旋哈氏豆属酸,车桑子酸,12α-哈氏豆属酸甲酯[12α-hardwickiic acid methyl ester],12α-二羟基车桑子酸-19-内酯,12α颈直假莲酸甲酯[12α--strictic acid methyl ester],1-乙酰氧基-11-甲酯基3,7,15-三甲基十六碳-2E、6E、10E、14-四烯[4],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芸香甙,烟花甙[2],狗娃花皂甙5、7、8[3]。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排脓止咳。
主热病;肝胆火旺;肺脓疡;咳吐脓血;膀胱炎;疱疹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040878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