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
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 Maxim.,以根或全草入药。
夏秋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辛,微温。
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
用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2~5钱。
七里麻,一把伞,南天扇、伞把草,贴骨伞,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雨伞菜、帽头菜,龙头七。
《救荒本草》
为菊科植物兔儿伞的根或全草。
秋季采取,除净泥土后晒干。
生长于山坡荒地。
分布东北,华北及华东等地。
产江苏、贵州、湖南,陕西、河北、吉林等地。
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70~120厘米,单一,无毛,略带棕褐色。
根生叶1枚,幼时伞形,下垂;茎生叶互生,圆盾形,掌状分裂,直达中心,裂片复作羽状分裂,边缘具不规则的牙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下部的叶直径20~30厘米,具长柄,长约10~16厘米,裂片7~9枚;上部的叶较小,直径12~24厘米,柄长2~6厘米,裂片4~5枚。
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苞片1层,5枚,无毛,长椭圆形,顶端钝,边缘膜质。
花两性,8~11朵,花冠管状,长约1厘米,先端5裂。
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1室;花柱纤细,柱头2裂。
瘦果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干燥的根,近圆柱形,细长,多数,呈不规则弯曲,表面淡棕色,有微细纵皱纹,折断面黄白色,中间有棕黄色的油点。
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苦辛,温,有毒。
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辛。
"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温,味辛,无毒。
"
③《陕西中草药》:"有小毒。
"
①《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
②《陕西中草药》:"反生姜。
"
祛风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
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
①《南京民间药草》:"根:煎水内服或外敷患处,治跌打损伤。
"
②《贵州民间药物》:"舒筋活血。
"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治风湿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骨折,月经不调、痛经。
"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解毒。
治颈部淋巴结炎,毒蛇咬伤。
"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
外用:捣敷。
①治风湿麻木,全身骨痛:一把伞四钱,刺五茄根四钱,白龙须三钱,小血藤三钱,木瓜根三钱。
泡酒二斤。
每日服二次,每次一两至一两五钱。
②治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兔儿伞根二两,用白酒200毫升浸泡后,分三次服。
③治肾虚腰痛:一把伞根,泡酒服。
④治痈疽:兔儿伞全草,捣,鸡蛋白调敷。
⑤治颈部淋巴结炎:兔儿伞根二至四钱。
水煎服。
⑥治跌打损伤:兔儿伞全草或根捣烂,加烧酒或75%酒精适量,外敷伤处。
⑦治毒蛇咬伤:兔儿伞根捣烂,加黄酒适量,外敷伤处。
七里麻、一把伞、伞把草、南天扇、雨伞菜、帽头菜、兔打伞、雪里伞、龙头七、贴骨伞、伸草、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
出自《救荒本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兔儿伞的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eilesis acoitifolia Maxim.[Cacalia aconitifia Bung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荒地、林缘、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兔儿伞 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
根状茎匍匐。
茎直立,单一,无毛,略带棕褐色。
根生叶1枚,幼时伞形,下垂。
茎生叶互生;叶柄长2-16cm;叶片圆盾形,掌状分裂,直达中心,裂片复作羽状分裂,裂往4-9,边缘且不规则的锐齿,直达中心,裂片复作羽状分裂,裂片4-9,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齿,无毛,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
下部叶直径20-30cm,叶柄长10-16cm;裂片7-9。
上部叶较小,直径12-24cm,叶柄长2-6cm,裂片4-6。
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顶生,梗长5-16mm,基部有条形苞片;总苞片1层,5枚,无毛,长椭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长9-12mm;总苞圆筒状;花两性,8-11朵,花冠管状长约1cm,先端5裂,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1室;花柱纤细,柱头2裂。
瘦果,圆柱形,长5-6mm,有纵条纹;冠毛灰白色或带淡红褐色。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扁圆柱形,多弯曲,长1-4cm,直径0.3-0.8cm;表面棕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环节和纵皱纹,两侧向下生多条根。
根类圆柱状,弯曲,长5-15cm,直径0.1-0.3cm;表面灰棕色或淡棕黄色,表面密被灰白色根毛,具细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皮部白色,木部棕黄色。
气微特异,味辛凉。
显微鉴别 很横切200-500μm的根毛。
皮 部宽广,细胞类圆形,壁增厚,皮层内侧具数个大型分泌。
维管束外韧型,呈环状,内具薄壁细胞。
本品薄层细胞中含淀粉粒,偶见有小的草酸钙针晶。
粉末特征 ①表皮外非腺毛为单细胞,朱端尖。
②菊糖结晶众,扇形或不规则形。
③表皮细胞长方形、壁薄。
④纤维长而窄,具斜壁孔。
⑤导管为具线纹孔导管。
⑥木薄壁细胞具纹孔。
⑦分泌道大型,含有众多内含物。
根叶含D-α-松油醇β-D-吡喃葡萄糖甙-3,4-二当归酸酯。
地上部分中含上述化合物及芳樟醇 β-D-O-葡萄糖甙-3,4-二当归酸酯和大牻牛儿烯D。
味辛;苦;性微温;有毒
1.《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2.《陕西中草药》:反生姜。
祛风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
主风湿麻木;肢体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痔疮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鲜用品捣敷;或煎洗;或取汁涂。
1.《南京民间药草》:根:煎水内服或外敷患处,治跌打损伤。
2.《贵州民间药物》:舒筋活血。
3.《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治风湿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骨折,月经不调、痛经。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解毒。
治颈部淋巴结炎,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