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形双瓶梅、太原菖、京菖蒲、陕西菖、节菖蒲、小菖蒲
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Mey.,以根状茎入药。
夏、秋采集,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生于山谷沟边或灌丛中。
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及河南西部。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3~7毫米,节间长。
表面黄白色。
基生叶不存在或1片,为三出复叶;叶片长2~4厘米,中央小叶3全裂,裂片深裂,有缺刻状牙齿;叶柄长4~9厘米。
花葶高11~20厘米,无毛;总苞苞片3,具柄,叶状,长2.4~2.8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窄菱形,中部3浅裂。
4月开花,花单朵顶生;萼片花瓣状,8~10,白色,窄倒卵形或矩圆形,长1.5~2厘米,无毛;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丝状;心皮约20,螺旋状排列。
瘦果卵圆形,长约4毫米,密生白柔毛,具种子1粒。
辛,温。
芳香开窍,化痰,安神。
热病昏迷,痰浊蒙窍,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腹胀闷。
外敷痈疽疮癣。
0.5~1.5钱。
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根状茎其别名也叫九节菖蒲。
根状茎含挥发油约0.5~0.8%。
九节离,小菖蒲、外菖蒲、京玄参,节菖蒲,京菖蒲,鸡爪莲。
《中药志》
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小满前后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搓去细毛。
生山野丛林中。
分布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主产陕西、河南、山西等地。
阿尔泰银莲花,又名:菊形双瓶梅。
多年生草本。
根茎棕黄色,具多数细根及鳞片痕迹。
茎直立,高达8~26厘米。
根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约13厘米;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通常中间小叶片较大而具短柄,每小叶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锯齿,两面均被少数白色柔毛或毛早落。
花茎细长,高出墓生叶甚多,顶生1花,约在近顶端1/4处有总苞3片,总苞片叶状3出;花萼瓣状,8~12片,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4毫米,白色或淡紫色;雄蕊多数,花药椭圆形,花丝线状;心皮多数,分离,成螺旋状排列,上被白色短毛。
瘦果卵圆形或新月形,长约0.4厘米,灰褐色,密生白色柔毛,常带宿存花柱。
种子1枚。
花期4~6月。
干燥根茎略呈纺锤形,微弯曲,偶有分歧;长l~6厘米,中部直径约3~7毫米。
表面黄白色至棕色,上具多数横向半环状突起的鳞叶痕,交互排列成节状,并可见细小根痕。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至浅黄色,粉性,气无,味淡而辛。
以淡棕色、断面类白色、质坚、肥大者为佳。
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或用水洗净,晒干。
辛,微温。
《药材资料汇编》:"辛,温,无毒。
"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开窍,豁痰,祛风,宣湿,健胃,解毒。
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痰厥,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痞呕恶,风湿痹痛,疮疥肿毒。
①《药材资料汇编》:"辟秽,开窍,宣气,逐痰。
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寒湿痹。
"
②《中药志》:"开窍醒神,散湿浊,开胃;外用解毒杀虫。
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下痢;因湿浊阻于胃中而致呕吐不食等。
外敷治痈疽疥癣。
"
③《中药材手册》:"开心通窍,祛风湿,除痰消积。
治心气不足,健忘,惊痫,耳聋,咳逆,烦闷,心腹痛,霍乱,风湿痹。
"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浴或研末调敷。
①治小儿急惊风,高热抽搐:㈠鲜九节菖蒲三钱,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
㈡九节菖蒲、远志各一钱。
水煎服。
②治胸闷,腹胀疼痛:九节菖蒲三钱,香附四钱,吴茱萸二钱。
水煎服。
③治痈疽疮疖:鲜九节菖蒲,捣烂外敷。
九节菖蒲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如《别录》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
参见"石菖蒲"条。
小菖蒲、外菖蒲、节菖蒲、鸡爪莲、九节离、穿骨七
出自《名医别录》九节菖蒲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如《别录》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
参见石菖蒲条。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
采收和储藏:栽培5年以上采收,5-6月叶枯倒苗前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后搓去须根,簸去杂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沟谷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阿尔泰银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1-23cm。
根茎横生,圆柱形,长约4cm,直径2-4mm,节间长3-5mm,有许多须根。
基生叶1,有时早枯,不存在;叶柄长4-10cm,无毛;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2-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又3裂,边缘有缺刻状牙齿,有细柄,侧生全裂片不等2全裂,两面近无毛。
花葶1,苞片3,轮生,叶状,中上部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具柄。
花两性,单朵顶生;花梗长2.5-4cm,被灰色柔毛;萼片7-10,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cm,宽3.5-7mm,先端圆,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5-6mm,花药长约1mm;心皮20-30,被白色短柔毛,花柱短,柱头小。
瘦果卵球形,长约4mm,有白色柔毛。
花期3-5月,果期4-7月。
1.生物学特性 喜高山阴湿环境。
荫蔽度为60%-70%。
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栽植为宜。
2.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根茎繁植。
种子繁殖:5-6月叶片枯黄时,将成熟种子采下,湿沙贮存,7-9月将种子拌草木灰后,撒播畦面,覆土。
幼苗于翌年3-4月出土,育苗1年,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
根茎繁殖:采挖野生九节菖蒲,将细的根茎,剪成3-5cm小段,仍按行株距10cm×5cm开沟,平栽,覆土。
地下根茎萌芽力强,次年出苗率在95%以上。
3.土1次,冬季在畦面覆盖落叶一层。
1.性状鉴别 根茎长纺锤形,稍弯曲,长1-4cm,直径3-5mm。
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1-3个突起的根痕。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白,有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12个,排列成环。
气微,味微酸。
以色棕黄、断面色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面细胞扁平,外壁增厚,黄棕色。
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缘有单个散在的石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可见纹孔及孔沟。
维管束外韧型,较小,6-12个环列;韧皮部细胞扁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
髓宽广。
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或椭圆形,脐点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根茎含棕榈酸,琥珀酸,5-羟基乙酰丙酸,β-谷甾醇,白头翁素,蔗糖,1,6,9,13-四氧双螺--十四烷-2,10-二酮〔1,6,9,13-tetraoxadispiro-tetradecane-2,10-dione〕。
1.镇静作用 九节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3.709g/kg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对硫贲妥钠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显的加强,呈协同作用。
用光电管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7.418g/kg腹腔给药,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
并能显着地抑制苯丙胺的运动性兴奋。
2.镇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法在给药后60min可延长小鼠反应时间。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7.09g/kg。
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或用水洗净,晒干。
理化鉴别 本品横断面于荧光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取2%兔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1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滴加1%九节菖蒲的生理盐水溶液,使其与红细胞接触,则红细胞迅速溶解。
取本品粉末2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0min,吸取上清液1ml,于水浴上蒸干,加醋酐0.5ml溶解残渣,沿试宇航局壁加入浓硫酸1ml,则两液面出现紫红色环,上层逐渐呈污绿色。
取本品10%乙醚浸液,滴在圆形滤纸上,用乙酸乙酯-石油醚展开,喷以5%香草醛盐酸试液则不应显黄色。
取本品1%水煎液,滴于滤纸上,在荧光灯下显白蓝色荧光。
心;肝;脾经
辛;温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化痰开窍;安神;宣湿醒脾;解毒。
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闷腹胀;食欲不振;风湿痹痛;痈疽;疥癣
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1.治小儿急惊风,高热抽搐:一·鲜九节菖蒲三钱,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
二·九节菖蒲、远志各一钱。
水煎服。
2.治胸闷,腹胀疼痛:九节菖蒲三钱,香附四钱,吴茱萸二钱。
水煎服。
3.治痈疽疮疖:鲜九节菖蒲,捣烂外敷。
1.《药材资料汇编》: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寒湿痹。
2.《中药志》:开窍醒神,散湿浊,开胃;外用解毒杀虫。
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下痢;因湿浊阻于胃中而致呕吐不食等。
外敷治痈疽疥癣。
3.《中药材手册》:开心通窍,祛风湿,除痰消积。
治心气不足,健忘,惊痫,耳聋,咳逆,烦闷,心腹痛,霍乱,风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