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尾、弓弦麻
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酸、凉。
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外用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0.5~1两。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金边虎尾兰S. trifasciata Prain var. laurentii N. E. Brown与虎尾兰同供药用。
老虎尾。
《陆川本草》
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的叶。
随时可采。
多为栽培。
分布广东、广西。
常绿多年生草本。
有匍匐状根茎。
无茎。
叶通常1~2枚,或3~6枚成束,硬革质;线状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长30~120厘米,宽2.5~8厘米,先端短尖而有一绿色的硬尖头,中部向下渐狭,两面有白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斑纹,边绿色。
花茎高30~80厘米,基部有淡褐色、膜质的鞘;花束有花3~8朵,单生或2~3束成散生的群;花淡绿色或绿白色;花柄长6~8毫米,近中部有节;花被管长6~12毫米,裂片6,线形,长1.4~1.8厘米;雄蕊6;子房上位,3室,柱头头状。
浆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
花期冬季。
本品含阿巴马皂甙元。
《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
清热解毒。
治感冒,支气管炎,跌打,疮疡。
①《陆川本草》:"解毒,消炎。
治跌打,疮疡,蛇咬伤。
"
②《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
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
本品变种植物金边虎尾兰与本种相似,惟叶边缘为金黄色。
功用基本相同。
老虎尾、弓弦麻、花蛇草
出自《陆川本草》。
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或金边虎尾兰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2.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var. laureniiN.E.Brow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1.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
2.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1.虎尾兰原产非洲西部。
2.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
1.虎尾兰,常绿多年生草本。
具匍匐的根茎。
叶1-6枚基生,挺直,质厚实;叶片条状倒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30-120cm,宽2.5-8cm,先端对褶成尖头,基部渐狭成有槽的叶柄,两面均具白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状斑纹。
花葶连同花序高30-80cm;花3-8朵1束,1-3束1簇在花序轴上疏离地散生;花梗长6-8mm,近中部具节;花被片6,白色至淡绿色,长10-12mm,花被筒长6-8mm;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柱伸出花被。
花期11-12月。
2.金边虎尾兰 形态特征与虎尾兰相似,惟叶边缘为金黄色。
生物学特性 原产热带非洲,适应性强,喜温暖,耐干燥,在排水较好的湿润土壤,温度不低于0℃的环境中也能生存。
生长适温,3-9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
夏季怕强光曝晒,但冬季需充足阳光。
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但粘重土壤亦能生长。
栽培技术 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分株繁植:全年都可进行,一般于早春进行分植为多,对生长拥护的植株,细心扒开根基,每丛约3-4片叶栽植即可。
扦插繁殖:夏季将叶片横切长约5-10cm,下端插入繁殖床或盆中,约1个月左右生根。
管理简便,幼苗阶段不宜浇水过多,否则引起根腐烂,甚至死亡。
夏季稍加遮荫,喷雾,叶片翌年3月停止施肥。
金边虎尾兰扦插繁殖后长成的植株大多消失花叶的优良性状,故必须用分株繁殖。
性状鉴别 叶片皱缩折曲,展平后完整者呈长条形或长倒披针形,长30-60cm,宽2.8-5cm,两面灰绿色或浅绿色,具相间的暗绿色横斑纹,先端刺尖,基部渐窄,全缘质稍韧而脆,易折断,断面整齐。
气微,味淡、微涩。
叶含多种甾体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ruscogenin],它俩分别是5-螺甾烯-1β,3β-二醇的和差向异构体;新罗斯考皂甙元即是5,25-螺甾二烯-1β,3β-二醇[spirosta-5,25-diene-1β,3β-diol];虎尾兰皂甙元即是5,25-螺甾二烯-1β,3β,23S-三醇[spirosta-5,25-diene-1β,3β,23S-triol];阿巴马皂甙元即是-5-螺甾烯-23-二氯甲基-1β,3β-二醇[-spirost-5-ene-23-dichloromethyl-1β,3β-diol]。
还含焦磷酸-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焦磷酸-依赖磷酸果糖激酶。
又含丙基-4-羟丁基磷苯二甲酸二酯。
凉;酸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感冒;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
1.《陆川本草》:解毒,消炎。
治跌打,疮疡,蛇咬伤。
2.《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