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
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翠雀Delphinium gra ndiflorum l.,以根、全草、种子入药。
夏季采全草,去泥土,切段晒干;秋季采根和种子,晒干。
苦,温。
有大毒。
全草有毒,中毒后呼吸困难,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麻痹或产生痉挛现象。
用时注意。
泻火止痛,杀虫。
根:牙痛。
全草:灭虱。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制成酊剂使用。
彩雀
《中国药植图鉴》
为毛茛科植物飞燕草的根、种子。
7~8月采。
多栽培于庭园。
原产欧洲南部,我国有栽培。
一年生草本,高不及1米,稍被毛。
枝少而上举。
基生叶具长柄,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再分裂为多数线状小数片;上部叶无柄,亦具多数线状裂片。
总状花序极长,薄被小柔毛;花柄上举,长1.5~4厘米,中部或中部以下有小苞片1对;花蓝色、青紫色至淡红色或白色,常重瓣,开展时直径2~4厘米;萼片5,阔而稍钝,后面1片延长成距,距上弯,长约与花其他部分相等,上部1对花瓣的距即套入其中;心皮1,在重瓣花中有时多数。
菁荚长约1~2厘米,被毛,先端具尖喙。
花期4月。
《中国药植图鉴》:"种子:内服,作用类似乌头,可治喘息、水肿。
根:主治腹痛。
"
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飞燕草的根、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solida ajacis Schur[Delphinium ajac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集,洗净,鲜用。
生态环境: 原产欧洲南部。
资源分布:现国内各城市多有栽培。
飞燕草,一年生草本,高30-6cm。
茎被弯曲的短柔毛;中部以上分枝。
茎下部叶在开花时多枯萎,有长柄;叶片卵形,长2-3cm,宽1.5-2.5cm,掌状细裂,末回小裂片芝0.4-1mm,两面有短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生分枝顶端;下部苞片叶状;花梗长0.7-2.8cm;轴与花梗密被黄色短腺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宽卵形,长约1.2cm,紫色、蓝紫色或粉红色,外面被短柔毛,距长约1.6cm;花瓣2,合生,上部变宽,不等2裂,与萼片同色,有距;无退化雄蕊;雄蕊多数;心皮1。
蓇葖果长1-1.8cm,密被短柔毛。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种子含生物碱约1%,内含洋翠雀碱,洋翠雀康宁,洋翠雀枯生碱,洋翠雀定碱,硬飞燕草碱,硬飞燕草次碱即翠雀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二甲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三甲基乙酰基硬飞燕草次碱,高硬飞燕草碱等。
又含固定油39%,类脂,飞燕草甙。
花含洋槐甙,山柰酚-3-芸香糖甙,山柰酚-7-鼠李糖甘等黄酮甙。
全株含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4α-甲基豆甾-7,24-二烯醇,7-豆甾-烯醇等甾酮类。
翠雀花碱、洋翠雀碱未见药理研究。
脂肪油有杀虫作用。
叶、种子可引起皮炎,种子的毒性较其他部分为大。
中毒之动物,表现步伐困难,特别是后肢;脉搏、呼吸皆变慢,体温有所降低,食欲则良好。
更严重时可有肌肉抽搐,乃至运动失调;最后发生全身性痉挛收缩,呼吸衰竭而死。
欧洲产高飞燕草Delphiumelatum,含生物碱高飞燕革碱及巴比翠雀碱。
前者有箭毒样作用,并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可用于肌紧张或运动过多症;后者则具有解痉作用。
中亚细亚所产之不同属的飞燕草亦含箭毒样生物碱。
肺;心;胃经
味辛;苦;性温;有毒
本品有毒,种子毒性最大,一般作外用。
种子:有催吐、泻下作用;外用杀虫;治疥疮;头虱。
主根:外用治跌打损伤。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中国药植图鉴》:种子:内服,作用类似乌头,可治喘息、水肿。
根:主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