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人陀

拼音注音
ǎi Rén Tuó
别名

狗头七

来源

菊科矮人陀Gynura pseudo-china DC. [G. bodinieri Levl.],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

性味

苦,寒。
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凉血,止血。
主治贫血或失血过多,风湿痛,跌打损伤,胃痛,疖疮痈肿,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矮人陀

拼音注音
ǎi Rén Tuó
别名

狗头七、岩七,见肿消、鹿衔草。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舌三七块根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备用。

生境分布

生于潮湿的沟边、路旁、山坡、石缝、疏林下。
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块根肉质,呈不规则块状,外皮黄色。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
叶基部簇生,具短柄;长卵形或近匙形,大小不一,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叶缘波状或羽状浅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红色,两面均疏被长毛。
头状花序排列疏散;总苞钟形,苞片1列,狭披针形,被毛,基部具小苞片数枚;花全部管状,橙黄色。
瘦果线形,细小,有棱,冠毛多数,白色,柔软,花期夏季。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寒,有小毒。
"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治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衄血,吐血,风湿痛,乳腺炎,痈疮疖肿。

①《贵州药植目录》:"治产后瘀血,红肿。
"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止血,消肿。
治跌打损伤,衄血,吐血,经闭,乳腺炎,痈疖。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外用:捣敷。

复方

治风湿痛,胃痛,皮炎,湿疹:紫背天葵二至三钱。
煎服。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49483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