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
主含二硫化铁。
采挖后,除去杂质。
本品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
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黄棕色或棕褐色,无金属光泽。
具条纹,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
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断面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
置干燥处。
自然铜: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砸碎。
煅自然铜: 取净自然铜,照煅法煅至暗红,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并酥松。
每100kg自然铜,用醋30kg。
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4ml ,振摇,滤过,滤液显铁盐的鉴别反应。
归肝经。
辛,平。
散瘀,接骨,止痛。
用于跌扑肿痛,筋骨折伤。
3~9g,多入丸散服,若入煎剂宜先煎。
外用适量。
石髓铅。
《雷公炮炙论》
为天然硫化铁黄铁矿矿石。
全年皆可生产,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
为分布较广的硫化物,并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形成。
等轴晶系。
晶体形状有多种,如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亦有作葡萄状、粒状、钟乳状及致密的块状者。
晶面上有条纹。
颜色为浅黄铜色。
条痕为棕黑色或微绿黑色。
强金属光泽。
解理为不完全的立方体。
断口呈参差状,有时为贝壳状。
硬度6~6.5。
比重4.9~5.2。
性较脆。
多呈规则的方块形,大小不一,通常直径0.3~2厘米,表面平坦,亮黄色,具金属光泽,酷似黄铜块,有时表面呈棕褐色。
质坚硬,但易砸碎,断面亮黄白色,有金属光泽。
无臭,无味。
以色黄亮、质重、表面光滑、断面白亮者为佳。
含二硫化铁,其中含铁46.6%,硫53.4%。
还含铜、镍、砷、锑等杂质,但也有不含的。
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用人工方法使家兔股骨骨折后,每日服用自然铜与虎骨各半的合剂1钱,共服1.5月,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表现为骨痂生长快,量多且较成熟,抗折力亦较对照组强。
单独使用则效果很差。
含有自然铜的复方接骨散给家兔每日服3克,共服2~8周,对桡骨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愈合骨再折的牵引力较对照组大。
自然铜:刷净,敲成小块。
煅自然铜:取自然铜块,置坩埚内煅至红透,倾入米醋中淬酥,取出,再煅烧淬酥一次,至光泽消失为度。
晒干后,碾为粗末。
《纲目》:"自然铜,今人只以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
"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
辛苦,平。
①《日华子本草》:"凉。
"
②《开宝本草》:"味辛,平,无毒。
"
③《医林纂要》:"辛苦,平。
"
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忌服。
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积聚,瘿瘤,疮疡,烫伤。
①《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
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
以酒磨服。
"
②《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
③《玉楸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
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①治打扑仿:自然铜、当归、没药各半钱。
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
②治跌扑骨断:自然铜、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
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
骨伤用骨碎补半两,酒浸捣绞取汁冲服。
③治心气刺痛: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
④治头风疼痛至甚:黄柏半两,自然铜半两,细辛一分,胡椒四十九粒。
上件生为细末,每遇头痛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一字,搐鼻中,左疼左搐,右疼右搐,搐罢吐去水,口咬箸头,沥涎出为度。
⑤治闪腰岔气,腰痛:煅自然铜、土鳖虫各一两。
研末,每服五分,开水送下,日二。
⑥治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
⑦治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一两,甘草、黄檗各二两。
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
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用自然铜改进病区水质。
方法是选择两个人口组成、发病率、生活条件等均相似的地区进行试验,一为试验点,一为对照点。
试验点按各井之水容积,以6~8公斤/立方米计将自然铜用藤筐盛装放入井中;次年又在原井中放入相同量的自然铜。
对照点各井中不放任何药物。
两年半后观察结果,显示出试验点和对照点居民的甲状腺肿出现了不同变化。
在新发病例方面,试验点原健康271人,体检复查发现Ⅱ°甲状腺肿51例,占健康总人数的18.8%;而对照点原健康297人,新发Ⅱ°81例、Ⅲ°1例,总的新发病率为27.6%。
在治疗效果方面,Ⅱ~Ⅳ°患者之痊愈及好转率,试验点高于对照点,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而恶化病例则相反,对照点超过试验点。
石髓铅、方块铜
出自《雷公炮炙论》1.《开宝本草》:自然铜,聚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
2.《本草图经》: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
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用之力薄,采无时。
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最上。
一体成
药材基源:为天然硫化铁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ite
采收和储藏:全年皆可生产,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
生态环境: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可见于各种岩石和矿石中,但多由火山沉积和火山热液作用形成。
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石和煤层中,此处形成的黄铁矿多为致密块状和结核状者。
资源分布:产于辽宁、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等轴晶系。
晶体形状有多种,如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亦有作葡萄状、粒状、钟乳状及致密的块状者。
晶面上有条纹。
颜色为浅黄铜色。
条痕为棕黑色或微绿黑色。
强金属光泽。
解理为不完全的立方体。
断口呈参差状,有时为贝壳状。
硬度6-6.5。
比重4.9-5.2。
性较脆。
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六方体,粒径0.2-2.5cm,有棱,亮淡黄色;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
表面平滑,有时可见细纹理。
不透明;具金属光泽。
体重,质坚硬而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
无嗅,无味,但烧之具硫黄气。
以块整齐、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
有的自然铜经风化后而成为褐铁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
破碎后碎块仍为黑褐色;有时内部夹有淡黄色块。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光下显金属光泽,浅黄铜色;无解理。
均质性。
含二硫化铁,亦含有铜、镍、砷、锑、硅、钡、铅等杂质。
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用人工方法使家兔股骨骨折后,每日服用自然铜与虎骨各半的合剂1钱,共服1.5月,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表现为骨痂生长快,量多且较成熟,抗折力亦较对照组强。
单独使用则效果很差。
含有自然铜的复方接骨散给家兔每日服3g,共服2-8周,对桡骨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愈合骨再折的牵引力较对照组大。
1.自然铜:刷净,敲成小块。
2.煅自然铜:取自然铜块,置坩埚内煅至红透,倾入米醋中淬酥,取出,再煅烧淬酥一次,至光泽消失为度。
晒干后,碾为粗末。
3.《纲目》:自然铜,今人只以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水飞过用。
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4ml,振摇,使其溶解,在试管口盖一片醋酸铅试纸,静置,试纸逐渐变为棕色。
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滤过。
①取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
②取滤液,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
肝;肾经
辛;苦;平;无毒
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忌服。
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滞肿痛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1.自然铜散,主治跌扑骨断。
2.自然铜散,主治头风疼痛至甚。
3.自然铜散,主治一切恶疮及火烧烫伤。
4.骨碎补散,主治金疮伤筋骨痛不可忍。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
以酒磨服。
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玉楸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4.《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
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5.《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
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6.《本草经疏》: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
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