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
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
2~0。
3cm。
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cm;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
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
无臭,味微苦。
置干燥处。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粉末灰绿色。
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平周壁有角质线纹。
气孔主为不等式,副卫细胞3 个。
叶肉断面观为两面栅栏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8~43μm 。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100ml,盐酸5ml ,加热回流3 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0。
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 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归膀胱经。
苦,微寒。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等症,可与瞿麦、滑石、木通、车前子、栀子、甘草等同用。
用于皮肤湿疹、阴痒等症,以本品煎汤外洗。
治胆道蛔虫症,可用萹蓄和醋,加水煎服。
竹,萹竹,萹茿,畜辩、萹蔓,扁蓄,地萹蓄、编竹,扁畜,粉节草、道生草,扁竹,扁竹蓼、乌蓼,大蓄片,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斑鸠台,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扁猪牙,残竹草,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或煎剂的最小致死量为2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水提取物则为2毫升/公斤。
全草含萹蓄甙、槲皮甙、d-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硅酸、绿原酸、p-香豆酸、粘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硅酸的分布:叶1.6%,茎0.6%,根0.4%。
①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
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
萹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
1:10的萹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
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
萹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
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入膀胱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阳膀胱经。
"
②《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
"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
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
②《别录》:"无毒。
"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
④《本草正》:"味苦涩。
"
《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
利尿,清热,杀虫。
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
①《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
②《别录》:"疗女子阴蚀。
"
③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
④《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
⑤《滇南本草》:"利小便。
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
⑥《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
⑧《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
"
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①治热淋涩痛:扁竹煎汤频饮。
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各一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③治热黄:萹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
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萹蓄十斤。
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
空心服,虫自下,皆尽止。
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萹竹叶一握。
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
⑥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萹蓄二、三两。
煎汤,趁热先熏后洗。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萹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
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或用新鲜萹蓄全株4~6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
治疗25例,全部治愈。
②治疗腮腺炎
取鲜萹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
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
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张寿颐:"萹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
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
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
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
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
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
竹、萹、蓄辩、萹蔓、萹竹、地萹蓄、编竹、粉节草、道生草、萹蓄蓼、百节、百节草、铁绵草、大蓄片、野铁扫把、路柳、斑鸠台、扁猪牙萹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尔雅》郭璞注: 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傍,可食,又杀虫。
2.《本草图经》:篇蓄,今在处有之。
春中布地生道傍,苗似瞿麦,叶细绿如竹,赤茎如钗股,节间花出,甚细微,青黄色,根如蒿根。
四月、五月采苗阴干。
方书亦单用治虫。
葛洪小儿蛔方,煮汁令浓,饮之即瘥。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aviculare L.
采收和储藏:在播种当年的7~8月生长旺盛时采收,齐地割取全株,除去杂草、泥沙,捆成把,晒干或鲜用。
生态环境:花期4-8月,果期6-9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田野、路旁等处。
分布于全国各地。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50cm。
植物体有白色粉霜。
茎平卧地上或斜上伸展,基部分枝,绿色,具明显沟纹,无毛,基部圆柱形,幼校具棱角。
单叶互生,几无柄;托叶鞘抱茎,膜质;叶片窄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l-5cm,宽0.5-1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侧脉明显。
花小,常l-5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顶端有关节;花被绿色,5裂,裂片椭圆形,边缘白色或淡红色,结果后是覆瓦形包被果实;雄蕊8,花丝短。
瘦果三角状卵形,棕黑色至黑色,具不明显细纹及小点,无光泽。
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寒冷山区或温暖平坝都能生长。
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畦宽1.5m。
撒播或穴播均可。
撒播每1hm2用种子22.5kg。
穴播行株距各约23cm。
每1hm2用种子10.5kg。
田间管理 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2次。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锈病,应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可喷97%敌锈钢300~400倍液防治。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0-40cm,直径1.0-3mm。
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短不一;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
叶互生,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l-4cm,宽约5mm,全线,灰绿色或棕绿色。
有时可见具宿存花被的小瘦果,黑褐色,卵状三棱形。
气微.味微苦。
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微呈念珠状加厚,垂周壁平直或微弯曲;靠叶脉上的表皮细胞呈长圆形,平周壁可见条状纹理;上下表皮均有不等式气孔。
叶肉横切面:为两面栅栏式,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
取滤液10ml,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萹蓄甙少量,制成对照品溶液。
将上述两种溶液点在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乙醇-甲酸-水展开,展距6.3cm,取出晾干。
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毒性:萹蓄作为牧草是有毒的,可使马、羊产生皮炎及胃肠紊乱,鸽对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
猫、兔口服浸剂或煎剂的最小致死量为20ml/kg,静脉注射水提取物则为2ml/kg。
猫和兔口服浸剂或煎剂的最小致死量为20mg/kg,静脉注射水提取物则为2ml/kg。
全革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萹蓄甙,槲皮甙[1],牡荆素,异牡荆素,木犀草素,鼠李素-3-半乳精甙,金丝桃甙[2]等。
还含香豆精类成分: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1]。
又含酸性成分;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草木犀酸,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龙胆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乙酸,绿原酸,水杨酸,并没食子酸[3],右旋儿茶精,硅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5,6]等。
还含葡萄糖,果糖,蔗糖[4],水溶性多糖[7,8]。
1.利尿作用 中医认为萹蓄能利小便,治五淋白浊。
实验证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g/kg给大鼠灌喂,可使尿量、钠和钾排出增加,其灰分亦有同样作用,有入认为其利尿成分为其中的钾盐,也有人认为是萹蓄甙。
2.抗菌作用 浓度为25%的全草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皆有抑制作用。
1:10 浓度的煎剂对须疮癣菌、毛羊状小芽胞菌有抑制作用。
40%水煎剂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降压作用 萹蓄水及乙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和狗均有降压作用。
4.对子宫的作用和止血作用 萹蓄水及乙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和使子宫张力增高的作用。
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5.其它作用 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
萹蓄甙对大鼠、犬有利尿作用。
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取本品粗分2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取滤液10ml浓缩至4ml。
将滤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液1滴,在紫外灯下观察为棕黄色荧光。
将滤液点在滤纸上,喷0.1%溴酚蓝游泳,显黄色斑点。
膀胱;大肠经
苦;性微寒
《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利水通淋;杀虫止痒。
主淋证;小便不利;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妇女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杀虫 单用30-60g,鲜品捣汁饮50-10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捣汁搽。
①治热淋涩痛: 扁竹煎汤频次。
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又治小便亦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各一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③治热:BIAN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
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BIAN蓄十斤。
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
空心服, 虫自下皆尽,止。
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 BIAN竹叶一握。
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
⑥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BIAN蓄二、三两。
煎汤,趁热先熏后洗。
1.《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2.《别录》:疗女子阴蚀。
3. 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4.《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5.《滇南本草》:利小便。
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6.《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8.《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
细捣烂,加1-3天可获痊愈。
张寿颐:萹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
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
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
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
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
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