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哪些野菜

第一,宜吃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荠菜率先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荠菜,又名香荠、鸡心菜、护生草等。
中医认为,荠菜性凉,味甘淡,气清香,无毒。
它既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有良好的治病功效。
医学研究表明,在鲜品荠菜中,富含多种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
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及大量粗纤维等成分。
荠菜对高血压、尿血、鼻出血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第二,宜吃马兰头。
马兰头,又名路边菊、鸡儿肠、红梗菜等。
马兰头有白梗、红梗之分,以红梗为佳。
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平,味甘,微寒,具有养肝血,清肝火,清热解毒的功效。
同时,也有较好的补血和明目作用。
适合肝炎、高血压、眼底出血、青光眼、目赤胀痛等症患者服用。
尤其对青光眼、目赤胀痛效果更好。

在春季里,马兰头的服食方法是很多的。
如可以用来制作凉拌菜,亦可以用做馅包饺子,晒干后,还可以同肉一起烧成美味可口的菜肴。
如果用于明目,可与猪肝炒食。
若目赤胀痛,可以用菊花脑各半,制成凉拌菜。

第三,宜吃菊花脑。
菊花脑,又名菊花郎、菊铧头,即野菊花的嫩苗。
中医认为,菊花脑性平,味甘微苦,用水煮沸后,则味不苦。
具有清肝明目和良好的解毒作用。
适合高血压、大便秘结、目赤肿痛等症患者食用,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在春季里,菊花脑凉拌、热炒、煮汤皆可。

第四,宜吃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乳浆草、古古丁等。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微甘,无毒。
具有清热解毒,强筋壮骨的功效。
适合肝炎转氨酶升高、胆囊炎、赤眼、乳病等疾病患者食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第五,宜吃茵陈蒿。
茵陈蒿为一年生菊科植物。
中医认为,茵陈蒿性味苦、平,微寒,无毒。
用茵陈蒿做菜,主要是采集嫩苗,老的只能作药用。
民间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蒿当柴烧”之说。
在我国民间,至今仍有以米粉作茵陈糕、饼的习惯。

茵陈蒿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叶酸等。
茵陈蒿有扩张胆管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能。

第六,宜吃鱼腥草。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具有利尿、解毒、消炎、排毒、祛痰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肺脓疡、痈疾等化脓性炎症。

在春季里,鱼腥草的食用方法很多。
如鱼腥草炒肉,为贵州特色菜肴,别有一番风味。

第七,宜吃枸杞头。
枸杞头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又名地仙苗、天精草和枸杞菜等。
中医认为,枸杞头性凉,味甘微苦。
具有补肝肾,益精气,清热除渴,明目的功效。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性功能衰退、视力减退等疾病。

Processed in 0.04798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