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狗肉讲究卫生

狗,又称犬,为我国“六畜”之一。
早在汉代以前,人们吃狗肉的数量与普遍性,相当于今天的吃猪、牛、羊肉。
它的美味为人们津津乐道,有“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之说。

狗肉味道鲜美,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肌肽、肌酸和钾、氯、钠、铁、钙、磷等微量元素、嘌呤类物质。
寒冬时节,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人们常食些狗肉,以补脾胃,强筋骨,益血脉。
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吃狗肉宜讲究卫生。
否则,往往会引出人们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多种疾患,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在狗肉中常寄生一种叫旋毛虫的寄生虫。
旋毛虫为雌雄异体,虫体细小,成虫3~4毫米,幼虫0.1毫米。
别小看雌虫,它的生殖力极强,一条雌虫可产幼虫1500条,多可达1万条。
这些幼虫可钻入人或动物的淋巴管或静脉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位,1个月内便可在肌肉中形成“囊包”。
幼虫可在“囊包”中生存数年之久,人吃了这种带“囊包”的狗肉就会染上旋毛虫病。

据专家们的研究,旋毛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幼虫在1周内便可钻入肠壁,引起十二指肠、大肠广泛的变化,患病的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症状。
2~3周后,幼虫经血管又侵入肌肉组织,引起肌肉发炎。
这时病人会出现持续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全身水肿和咀嚼、吞咽、呼吸、说话困难等肌组织及呼吸系统症状,部分病人还会有肝、肾的病理改变。
4~16周后,患者水肿加剧,脱水虚脱,呈恶病质象,常因毒血症、心肌炎和其他并发症致死。
国外报道,此病的死亡率高达6%~30%。
我国的西藏、云南、沈阳等地区也曾多次发生过。

Processed in 0.36422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