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并非是单一物质,而是由一组具有醌类结构的化合物所组成。
早在60多年前德国化学家冯·菲泽等人就发现并测定了天然来源的维生素K有5种不同结构即K1、K2、K3、K4和K5,其中K1、K2为油状物质,K3~K5为结晶状物质。
随后,德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合成了1种维生素K衍生物“Synkavit”,它具有很高的水溶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这种物质在国外市场上普遍被称为“维生素Ks”,以区别已有的5种天然维生素K。
据科学研究,各种动植物体内均含一定量的维生素K,但人体内的维生素K主要通过食物摄入或依赖肠道内细菌所合成。
现已知道,维生素K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防止出血。
新生儿因其体内尚未建立正常菌丛而母乳中又缺乏维生素K类物质,故容易导致颅内出血等致命危险的发生,所以必须给予新生儿少量维生素K制剂。
成年人中凡患有胆石症和胆总管阻塞的人也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这是因为维生素K只有在胆盐存在下才能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
在临床上,维生素K多被用作抗出血药物。
近几年来,国外药理学家对维生素K类物质做了深入研究,发现维生素K对骨质疏松有一些重要作用。
据日本学者报道,经常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品可强化骨骼及预防骨质疏松症。
在蜂王浆中适量添加水溶性维生素K类物质,老年人服用后有助于提高骨骼矿化度,防止骨质疏松与骨折等意外骨损伤的发生。
在上个世纪,英国学者报道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服维生素K制剂与抗凝血剂有助于提高人体骨骼中矿化物的代谢率,防止钙等主要矿化物的流失,最终可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质。
英国厂商据此理论已开发出专供中老年人口服的维生素K制剂。
此药现已被英国药典所收载。
英国一民间学术团体——不列颠长寿学会近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无论那一种维生素K物质,均有增加骨密度,预防血管硬化和防止阿尔茨海默氏症等药理作用。
这一报告经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发表后,立即引起西方各国医学界的关注。
这是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骨质疏松、心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已成为老年人中三大常见病与多发病。
新发现的这些药理作用令医疗界人士十分感兴趣,因为维生素K类制剂价格低廉,非常适合作为一种预防性老年人用保健药品。
迄今为止,西方各国及日本的厂商已开发出多种含维生素K的保健产品。
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在果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K以此提高其营养价值。
最近美国又开发上市了若干种适合中老年人饮用的强身口服液。
据厂商介绍,这类产品中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K与维生素B2等成分。
经常喝这种口服液可以增强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发生。
这类产品对广大老年人颇有吸引力,上市后销售情况良好。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维生素K的新药理作用还将被人不断地发现。
它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和防病治病效果将被进一步揭示。
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维生素K与维生素C、维生素E一样会成为一种大众化维生素产品,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