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采用经验方益肾、解毒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
益肾、解毒灌肠液由生大黄12克,黄连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益母草15克,丹参30克,栀子12克,蒲公英60克组成。
制备时将上述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30分钟,再过滤并取过滤液浓缩为200毫升,取汁装瓶备用。
研究人员对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采用了益肾、解毒灌肠液治疗,方法为37℃药液灌肠,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保留1~2小时,以大便每日两次为宜,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4天,一般2~3个疗程可以奏效。
另配西药进行降血压、纠正酸中毒,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结果表明,35例中,显效23例,占65.71%,有效7例,占20%,无效5例,占14.29%,总有效率为85.71%。
研究人员介绍,益肾、解毒灌肠液中,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浊,活血止血,使肠内湿浊,水毒排出增加。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确有泻下、止血、抗菌、降压、利尿之功,能明显促进肠道氮质清除。
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可以疏通毛细血管改善肾血流;蒲公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清泻、湿热、抗菌消炎之功,对防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继发感染有积极意义。
益肾、解毒灌肠液局部与整体双重作用相结合,标本同治,益肾、解毒、排毒,从而阻止或延缓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