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以上皮细胞损伤及基底膜脱落、间质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过度细胞外基质沉积、肺泡气体交换单位重塑为特点的一种肺部疾病。
由于气体交换单位进行性丢失,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激素治疗效果差。
中医药在治疗肺纤维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中,采用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证实了复方鳖甲方对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以及部分发病机理。
复方鳖甲方主要由鳖甲、赤芍、冬虫夏草、三七、紫河车、连翘、莪术、当归、党参、板蓝根、黄芪11味中药组成,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之功效。
在临床上主要治疗肝纤维化。
研究人员将SD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
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
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天灌胃方式给予复方鳖甲方,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强的松。
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腹主动脉抽血4毫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左肺行组织固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膜天平法进行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质活性测定。
灌洗后右肺液氮速冻,进行羟脯氨酸测定。
在造模期间,科研人员观察了大鼠一般状况,发现通过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后第1天,大鼠出现明显躁动、干咳、食欲下降。
3天后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口鼻及尾巴青紫,死亡率较高。
7天后,体重降至最低点。
14天后体重逐渐回升,至28天基本恢复正常。
而中药中剂量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重下降趋势,尤其在第7天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细胞合成并分泌于肺泡气液界面的磷脂、中性脂及蛋白的多组分复合物,具有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增加肺顺应性,阻止肺萎陷的功能。
PS功能异常直接导致呼吸功能异常,引发低氧血症。
用膜天平法测得的液面最大表面张力、最小表面张力、稳定系数等指标可以判断PS的表面活性。
博莱霉素可直接通过损伤ATⅡ细胞,影响PS的合成与分泌,导致低氧血症发生;同时影响ATⅡ细胞对水电解质转运的正常功能,引发肺水肿,降低肺顺应性,而大鼠在损伤后期也有很强的代偿能力。
所以选择恰当的时间点是衡量药物疗效的关键。
中药中剂量组在第7天时能明显增加γmin和SI,从而减轻低氧血症的发生(P
肺组织HYP可作为衡量肺纤维化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中药中剂量组在14、28天肺纤维化程度很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