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参苓白术散有助于延长移植肾存活期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刚毅等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以健脾和胃法为主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能提高肾移植术后脾虚型患者的环孢素A血药浓度,从而对延长移植肾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选择该院血液净化肾移植中心住院和门诊病例22例。
纳入标准为肾移植术后常规三联疗法预防排斥者;合用地尔硫1周以上仍未达治疗窗浓度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者。
排除标准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者;合并有感染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肝功能损害严重者;服用其他对CsA浓度有影响的药物者和依从性差者。
研究人员在术后给予患者常规三联疗法预防排斥,用量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调整;同时口服地尔硫每次30毫克,每天3次。
1周后CsA血浓度仍未达理想治疗窗,经中医辨证为脾虚型后,给予健脾和胃的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研究发现,中药治疗2周后及停服中药1月后CsA血浓度谷值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治疗前、中药治疗2周后及停服中药1月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显示,中药治疗2周后及停服中药1月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下降,均为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CsA属于脂溶性物质,吸收时需要胆汁酸使其从载体中分离出来,并被肝脏微粒体酶系统及消化道的细胞色素P450分解。
许多影响CsA的吸收、代谢的因素对患者的血药浓度有较大的影响,使肾移植术后部分患者CsA血药浓度达不到理想水平。
为此,临床上一般通过增加CsA的剂量来达到提高血药浓度的目的,但又会导致一些毒副作用如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和牙龈增生等,并且加重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为此,常合用一些抑制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钙离子拮抗剂以提高CsA血药浓度,以减轻毒副作用和患者的经济心理负担。
但部分患者CsA血药浓度仍难以提高。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饮食失调和药毒副作用等影响可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使脾失去升清降浊作用,从而致湿浊蕴结中焦,故宜以健脾和胃为治法,选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的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参苓白术散水煎剂对肠管蠕动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有抑制作用,全方显示一种以抑制为主、兴奋为辅的胃肠活动调节作用。

研究人员还指出,以健脾和胃法为主的参苓白术散能持续提高肾移植术后脾虚型患者CsA浓度,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率,同时无明显的肝、肾毒性,也不增加CsA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其对CsA血药浓度的影响可能与改善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有关。

Processed in 0.10318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