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以其口服方便、高效、不良反应少而备受欢迎。
但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株,且停药后又会出现病情反跳和复燃。
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无论是抗病毒、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调整免疫机能,还是改善临床症状等都有一定的特点。
运用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思路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拉米夫定与单味中药联用
与苦参素联用苦参素的有效成分是氧化苦参碱。
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毒、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调控免疫、抗肝纤维化、促白细胞升高、降酶退黄等功效。
科研人员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进行对照。
在肝功能改善方面,联合组3个月、6个月的显效率分别为88%、90%,对照组则分别为50%、6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肝功能复常以及症状、体征的恢复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IFN-γ、IL-4水平变化则有显著性差异。
认为在较短期的疗程中,晶珠肝泰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调整特异性细胞免疫指标IFN-γ、IL-4有较好作用。
与治肝灵冲剂联用科研人员对拉米夫定、治肝灵冲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进行了研究。
治肝灵冲剂由黄芪、丹参、虎杖、白英等组成,能清理湿热、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恢复、加快解毒和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和抑制肝炎病毒复制。
单用拉米夫定与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肝灵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VDNA转阴方面,疗效相近,无明显差异,联合组略优于单用组;但在HBeAg的阴转上,联合组达64%,而单用组仅16%,差异显著,且转阴患者未发现有HBV前C区变异株;在改善肝功能方面,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88%,单用组为64%,统计学上亦有显著差异。
与自拟扶正解毒汤联用科研人员运用自拟扶正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该方由生黄芪、茯苓、柴胡、虎杖、白花蛇舌草、茵陈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在抑制HBV复制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与养肝合剂联用养肝合剂由丹参、连翘、山楂、女贞子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养肝益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科研人员观察了养肝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研究证实联合用药在抑制病毒复制,HBeAg/抗-HBe血清转换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均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
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和ALT正常率无明显下降,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有所增加,提示有治疗后效应,反跳率较单用拉米夫定组低。
与肝纤方联用科研人员采用肝纤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37例随机对照观察1年。
结果发现,肝纤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拉米夫定治疗后再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随着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深入,耐药变异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研人员将46例耐药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葡醛内酯等保肝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400~600毫克/天,肌肉注射,1疗程后B组未达显效者列入A组治疗,A组有效但未达显效者继续下1疗程,无效或病情恶化者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A、B两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56.0%和42.8%及9.5%和11.1%,ALT复常率分别为64.0%和48.6%;综合疗效A组11.0%、B组2.0%,两组差异显著。
表明苦参素对拉米夫定治疗后的耐药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鉴于拉米夫定单用治疗的弊端,加之中医药在治疗中体现的优势,拉米夫定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思路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有学者认为,中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可能是通过中药的预处理增强了拉米夫定的敏感性,中药的多靶点抗病毒作用与拉米夫定的协同作用,弥补了拉米夫定用药间歇期达不到有效作用浓度的不足,但此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由此可见,如何科学规范地证实其作用的确实有效性将是下一步应当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