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参通冠方血清药理研究有新发现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人员,以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方剂双参通冠方不同灌胃剂量、药后不同取血时间所得的“药物血清”为受试药物,进行缺氧复氧实验,摸索出了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中,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量效、时效的关系,使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更进一步。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是以含药血清在体外的药理效应来反映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它与含药血清中的药物浓度直接相关。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依赖于其方法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在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药物血清的时效、量效关系是研究的重要部分。

科研人员以有效组分配伍方剂双参通冠方不同灌胃剂量、药后不同取血时间所得的药物血清为受试药物,进行缺氧复氧实验,并在复氧同时给予不同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处理,实验结束后取培养上清检测乳酸脱氢酶值,以LDH释放抑制率为指标,观察含药血清药理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的量效、时效关系。

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的时效、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5毫克·千克-1/90分钟、45毫克·千克-1/120分钟、90毫克·千克-1/30分钟、90毫克·千克-1/90分钟、180毫克·千克-1/60分钟、180毫克·千克-1/90分钟、360毫克·千克-1/90分钟的药物血清抑制缺氧复氧心肌LDH释放作用最佳,与空白血清相比具统计学差异,血清浓度愈高则药量愈大。
含药血清的量效是由动物给药量和血清浓度共同决定的,由于培养体系中血清浓度的增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相对固定含药血清浓度,通过改变动物给药量来调整药物血清的含药量,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办法。

Processed in 0.05699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