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aag等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美国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率和骨密度筛检率也很低。
[J Rheumatol2006,33:1651]
众所周知,糖皮质类固醇治疗可增加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
现有指南也都强调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相应的骨质疏松预防措施。
但是,实际情况又究竟如何呢?
Saag等对涵盖了20个州700万人口的一个商业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检出了3125例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成人患者,对其在1996-2001年期间的骨密度筛检情况和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筛检率最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从10%增至19%,但男性和50岁以下妇女却一直维持于6%以下;绝经后妇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率也最高,达50%,其中以≥65岁妇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率的增长幅度最高,从24%增至44%。
进一步分析显示,经治医师的专业性与骨质疏松预防措施的实施率相关,经治医师为风湿病专科医师的,其患者的骨密度筛检率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均比经治医师为内科医师者高3~4倍。
点评 虽然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96年发布了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指南,但该指南发表在风湿病学杂志上,故很可能未引起其他科医师的重视。
况且,指南毕竟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不可能对其实施程度和实施时间进行硬性规定。
现在是正视和重视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治疗不足的时候了。
我们应努力寻找阻碍治疗的绊脚石,并寻求新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