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在京对一项名为“最大的国际抗生素试验”亚太地区研究的首批中期结果进行了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生活受到显着影响;采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可使AECB不同严重程度组患者的发热、咯脓痰、乏力、睡眠障碍等症状得到快速而全面的改善。
西班牙巴塞罗那医院门诊肺病科高级研究员马克-米拉维利斯博士介绍说,几乎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每年至少3个月、至少连续两年持续咳嗽。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AECB表现为咳嗽的突然加剧和黏液及黏痰产生的突然增多,同时伴随频繁清嗓和呼吸急促。
这些症状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或使患者不能安睡。
但人们常错误地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并非危及生命的疾病,因而常忽视该病的早期症状,导致患者就诊时多已是疾病的晚期,其肺部可能早已受损,从而发生严重的呼吸问题。
他指出,治疗AECB旨在减少对支气管的刺激,应用抗生素有助于缩短该病发作的持续时间,同时能降低发生合并症的风险。
于2004年2月启动的GIANT研究是一项在门诊病人中进行的前瞻性、开放标记、非干预性、非对照的跨国观察研究,其目的是观察AECB进展的全过程以及抗生素盐酸莫西沙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的长期治疗效果。
截至今年7月底,超过47500名来自全世界48个国家的患者参加了该试验。
研究人员现已获得亚太地区22756名AECB患者和欧洲3745名AECB患者的全部数据,并已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亚太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疾病每年平均急性发作2.4次,每次发作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天数在4天以上;患者中仅有10%做过FEV1检查;50%~70%的AECB是由细菌感染所致;80%的患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莫西沙星治疗后第3天可使72%的AECB患者的症状全面改善,治疗后第5天,这一比例达到95%;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高,仅有0.05%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教授安东尼奥-安泽托教授在解释GIANT研究为何不采用以往临床研究多采用的随机对照方式时说,2004年已发表部分结果的一项针对1935名有吸烟史AECB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已经表明,盐酸莫西沙星400毫克每日一次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标准抗菌疗法的疗效。
然而,由于此类试验的入组标准是被严格控制的,招募到的患者群在疾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方面的特征相同,因而不能代表“在某个医生诊室中遇到的患者的真实剖面”。
所以,在MOSAIC研究的基础上,GIANT研究采取了上述不同的研究方式。
除提供有关AECB及其治疗的地区性信息之外,GIANT研究还对欧洲和亚太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亚太地区的AECB患者通常比欧洲地区的A-ECB患者年轻,这可以解释为能加速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吸烟习惯存在地区性差异;欧洲的AECB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亚太地区,这可能与过去几十年间欧洲女性吸烟的人数增多有关;在亚太许多地区也可以看到女性吸烟者增多后引起AECB发病增加的现象。
相关链接:
亚太COPD协作组估计,当前亚太国家的中度和重度COPD患者的总人数约为5660万人,总体发病率为6.3%;欧洲国家成人中的COPD发病率从4%到10%不等。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COPD对卫生保健系统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
例如:在日本,每年COPD的估算总支出为8055亿日元,其中6451亿日元为直接支出,1604亿日元为间接支出。
在欧洲,COPD的总财政负担高达近40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