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治疗作用是开发新药的根本动力,但将外消旋体药物开发成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可延长新药的生命期也是一种防止新药被仿制的策略。
许多已上市药物和在研药物都是手性化合物,各大制药公司都在不断提高手性技术,包括改进不对称合成技术的反应路线,尝试将化合物开发成单一对映异构体。
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研究出舍曲林的新合成路线,可降低成本;阿斯利康公司将外消旋的奥美拉唑开发成单一对映异构体的埃索美拉唑。
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市场的成熟,来自仿制药品的出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第一种面临这一考验的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喹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的全球销售额都已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
他汀类药物是另一类遭遇这种情况的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默克公司的洛伐他汀遇到了通用名药品的强大竞争,辛伐他汀所面对的通用名药品竞争也在不断增加,如印度Rnabaxy公司正试图生产阿伐他汀的通用名药品。
抗癌药
科学证据已不断证实,单一对映异构体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性能。
手性技术的发展及对更好的抗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需求成为推动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继续增长的动力。
癌症治疗药物的销售额增长特别强劲,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的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如基因技术公司与罗素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曲妥珠单抗、辉瑞公司的伊立替康、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奥沙利铂、礼来公司的吉西他滨。
这类药物的在研产品多数是生物制剂,主要是单克隆抗体。
胃肠道用药
胃肠道用药、抗病毒药物、呼吸系统用药的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阿斯利康公司的埃索美拉唑就是一种由外消旋体转变的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
该药于2000年上市,2005年销售额达46亿美元。
埃索美拉唑的上市一方面弥补了阿斯利康公司因其外消旋体产品奥美拉唑被仿制而带来的损失;而一方面,其还可以治疗胃液反流造成的食道腐蚀,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该药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开发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一个基本原则——首先在技术上必须可行,再者要具有临床疗效和市场方面的优势。
另外两个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是由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的坦索拉唑和因福利美。
抗病毒药
罗氏公司的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也是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这种合成方法不是以来源有限的莽草酸为原料。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拉米夫定/齐多夫定/阿巴卡韦复方制剂、伐昔洛韦,雅培公司的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安普那韦都是单一对映异构体的抗病毒药物。
恩曲他滨/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三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最近也获得批准用于抗艾滋病病毒,这三种成分均为单一对映异构体。
强生公司的蛋白酶抑制剂地瑞纳韦,已于2006年获美FDA的批准,并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委员会递交申请。
该药除能抑制现有病毒的复制外,还能抑制新的抗药病毒的产生,具有对抗病毒抗药性的作用。
诺华公司与Indenix Pharmaceuticals公司共同开发的逆转录酶抑制剂替比夫定,用于治疗乙肝,该药与阿德福韦酯的临床疗效对比试验正在进行中;而该药与Indenix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的维托西达定的联合用药试验也已进入二期临床。
呼吸系统用药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复方制剂是由两个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成分组成的。
氟替卡松在美国和欧洲的专利已到期,而沙美特罗在美国的专利也将于2008年到期。
但该复方制剂的专利在美国和欧洲分别将于2010年和2013年到期。
葛兰素史克公司利用这两个药物的复方制剂获得了专利,延长了药物的保护期。
链接
以2005年全球销售额统计,以下21种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都可被称为“重磅炸弹”。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复方制剂,利妥昔单抗,埃索美拉唑,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缬沙坦,依那西普,英利昔单抗,促红细胞生成素,舍曲林,孟鲁司特钠,依诺肝素钠,曲妥珠单抗,乙二醇化非格司亭,依地普仑,阿奇霉素,多烯紫杉醇,奥沙利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