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年会关注失眠治疗研究进展

催眠药曾一直是失眠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
在日前召开的第160届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年会上,有多项关于失眠的临床研究结果报告。

唑吡坦按需治疗不会产生药物依赖

美国杜克大学Krystal教授报告,唑吡坦缓释剂按每周3~7天按需治疗的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失眠,未显示存在药物依赖。

该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纳入的1025例患者接受唑吡坦缓释剂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
结果显示,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患者的药物疗效强度、入睡后醒来的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无减少。
与治疗前基线值相比,患者停药后,入睡后醒来的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无变化。

另外,有研究人员比较了3.5毫克与1.75毫克唑吡坦治疗成人午夜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唑吡坦3.5毫克舌下给药对成人午夜失眠症具有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睡眠多导图监测显示,舌下给药型唑吡坦可显著缩短预期的觉醒后进入持续睡眠的潜伏期,并且可以使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
两种剂量的唑吡坦均显著改善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主观总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使用3.5毫克和1.75毫克舌下给药型唑吡坦的平均入睡时间分别为9.6分钟和16.8分钟,而安慰剂组为28.1分钟。

右佐匹克隆疗效明显

Krystal教授还报告,右佐匹克隆与氟西汀联用可同时改善重性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失眠和抑郁症状。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重性抑郁症和失眠症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右佐匹克隆联用氟西汀组,或安慰剂联用氟西汀组。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失眠和抑郁症状分别达明显改善与临床痊愈。

加波沙朵可改善入睡困难

美国Henry Ford医院Roth报告,加波沙朵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并可维持患者的睡眠,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该研究使用两种不同剂量的加波沙朵治疗成人原发性失眠,纳入的患者均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标准。
患者被随机双盲平行分配至加波沙朵15毫克组、加波沙朵10毫克组与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加波沙朵15毫克能明显改善患者自我评定的总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

雷美替胺有效治疗严重失眠

有一位研究者报告,雷美替胺治疗严重入睡困难的成人失眠有效。
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405例成年慢性失眠患者。
患者接受为期5周的每晚服用雷美替胺或安慰剂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雷美替胺可显著缩短患者对持续睡眠潜伏期,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在第1、3、5周的持续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

研究者还报告,雷美替胺治疗女性慢性失眠有效。
研究者对年龄在18~64岁间的慢性失眠女性患者进行两项独立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一项为短期交叉试验,一项为长期平行试验,分析纳入者的睡眠潜伏期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服用雷美替胺两晚的短期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持续睡眠潜伏期均值较安慰剂组显著缩短。
在5周长期研究中,在各观察时点,治疗组患者的持续睡眠潜伏期较安慰剂组显著缩短。
头痛是惟一出现的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均为8.1%。

Processed in 0.16679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