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刘涛等研究发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锥体束病变,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研究人员根据世界神经病学联盟ALS诊断标准,纳入了2005年4~12月间该院收治的20例患者,有明确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者16例,仅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者6例。
另纳入15名年龄、性别均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经临床功能评分后,研究人员用DTI对所有参试者行轴位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和平均弥散系数。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降低,ADC值增大,其他ROI的FA、ADC值无显著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B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有下降趋势,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与ALS功能评分呈正相关,与锥体束征评分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病情进展速度不相关,ADC值与以上各指标均不相关。
研究提示:DTI是目前在体外无创评估锥体束病变的有价值手段,ALS患者内囊后肢FA值和ADC值变化显著且稳定,前者更敏感。
然而,DTI作为新兴手段,仍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