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准确分期紧密相关。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但比较耗时,且花费巨大。
意大利学者斯奎拉奇等经研究认为,全身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结直肠癌分期评估方法,但目前仍然无法完全取代PET-CT。
该研究在线发表于2008年3月29日的《腹部影像》上。
研究纳入20例结直肠癌患者,他们经术后病理确诊为TNM Ⅱ或Ⅲ期。
在术后6个月到3年内,患者均出现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或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原发灶复发或远处转移。
为评价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同时接受WB-MRI和全身PET-CT检查。
结果提示,① PET-CT确认了15个恶性淋巴结转移,WB-MRI确认了10个恶性淋巴结,在淋巴结受累的评估上,PET-CT优于WB-MRI。
② WB-MRI检测到了15例患者的27处肝转移,最小直径为3mm,PET-CT发现了23处肝转移,最小直径为4mm。
③ WB-MRI发现了5例患者的19处肺转移,最小直径4mm,PET-CT检测到了7例患者的25处肺转移。
④ 两种方法分别发现了3例患者的9处骨转移灶。
⑤ 两种方法都发现2例患者出现腹膜种植。
3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复发。
所有患者均未见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