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3点多钟,78岁的崔大爷感觉上腹部疼痛、恶心。
他猜想可能是白天出门受寒,引起了胃肠不舒服。
他不想叫醒熟睡的子女,就吃了两片消炎药,又躺下了。
可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疼痛并无缓解,反而出了一身冷汗。
看到天色快亮了,他才叫醒家人。
此时,老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子女赶忙呼叫急救车,将老人送往医院。
检查发现,崔大爷是心肌梗死。
医生立即对他展开急救措施,心电监护、吸氧、输液,溶栓。
经过一周的治疗,崔大爷总算拣回一条命。
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针对崔大爷这种情况说,老年人对疾病的感知程度较差,加上一些慢性病症状掩盖了突发病症,使他们分不清症状的轻重缓急,认为难受时,忍一下也许会缓解。
尤其是在夜间,老人怕影响别人的睡眠,难受时常忍着。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忍一分,则病情有可能加重十分,许多病人因此失去抢救机会。
而且像心肌梗死这样的急性病又往往好在夜间发作。
老年人患病不能同年轻人相比,硬扛未必能扛过去,即使是很普通的感冒发烧,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冠心病。
所以,老人在夜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该首先叫醒家人,呼叫“120”。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冠心病急性发作的病人,亲属不要自行搬动病人,不要搀扶病人步行或乘公共汽车去医院,以防心肌梗死面积扩大,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另外,家中备有氧气可立即吸氧,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可随意吃止疼药。
救护车应就近送患者到医院,为及早溶栓治疗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