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为儿科常见病征,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夜间酣睡中不自觉地排尿于床上,俗称“尿床”。
遗尿症常使患儿感到自卑、胆怯,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导致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不良变化,故此症宜早治。
《医学心悟》曾指出:“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
”临床观察发现,此病的发生多与脾、肾、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多属虚寒性疾病。
因此治疗上宜以温补脾肾、益气固摄为原则,选穴以任脉、膀胱经及脾经穴为主,酌取关元、肾俞及三阴交三穴施温补手法,同时配合灸疗。
经过治疗患儿下元充实,肾阳振奋,膀胱约束有力,遗尿自止。
患儿一般可在治疗3~5次后明显好转。
但治疗中应注意的是:①治疗中家长必须密切配合,不仅不能斥责患儿,而且要注意白天勿使患儿疲劳过度、兴奋过极,晚上控制其饮水,夜间及时叫醒其小便,使患儿逐渐养成夜间自觉醒来小便的习惯,否则疗效难以巩固。
②治疗时间以下午或临睡前进行最好。
③若治疗10次以上无效者,多说明有其他致病因素,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④因先天性隐性骶椎裂引起的遗尿,一般在10岁以内较难治愈,但随着患儿机体的生长发育,往往在15岁左右,经针灸治疗,大部分可迅速治愈。
⑤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尚未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暂时遗尿不属于病态,不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