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为儿子“补钙”

吃过晚饭,和往常一样,儿子立刻打开电视收看他喜欢的卡通片,一边看一边蹦蹦跳跳,乐不可支。

我和丈夫坐在儿子旁边,津津有味地议论起了当年的老电影:“林子,还记得《地道战》吗?
咱中国人多聪明哟,把日本鬼子整得晕头转向!
”“是哦,我们那时只要听说放电影,连晚饭都不吃就去占位子呢!
”“对呀,看完电影,我们还一边敲打破脸盆一边扯着嗓子喊‘平安无事喽’,那场景可真经典,接下来就是八路军神出鬼没端了敌人的碉堡。

我们的议论终于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妈妈,你们那是看的什么电影呀?
这么有意思!

“都是些老掉牙的电影,你不爱看的。
”我故意说。

“不嘛,我想看嘛!
”儿子好奇地睁圆了眼。

呵呵,第一步计划成功!
接下来,我把儿子带到电脑前,给他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小兵张嘎》。
电影一开映,儿子就皱起了眉头:“怎么是黑白的?
”“呀,说了你不爱看的吧,还非要我找出来。
”听我这样一说,儿子不吭声了,只好继续往下看。

《小兵张嘎》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小嘎子不仅聪明机灵,更调皮贪玩。
当看到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的那一幕,儿子“哈哈”笑出了声;当看到嘎子用假枪夺了鬼子的真枪,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剧情的发展,儿子越来越沉醉其中,替嘎子的命运担忧,为鬼子的残暴愤怒。
这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我们小时候,喜欢这些老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也永远不腻,每次都仿佛亲身参与了那场战争,把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心里便油然而生自豪感。
正是在这些老电影中,我们接受了最早的道德启蒙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它们是以一种我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幼小的心灵。

现在,儿子也长大到了当年我们看老电影的年龄。
他也喜欢看电影,还有电视,然而,他喜欢的是美国的《加菲猫》、《蝙蝠侠》,日本的《奥特曼》、《哆拉A梦》。
这些影片的确好看,特技精湛画面精美。
但我担心,如果孩子们只爱看这些节目,将来他的“骨头”里会“严重缺钙”,会缺少硬骨头的民族气节!

嘎子打昏了站岗的鬼子,将煤油浇在了稻草上,一把大火烧了鬼子的碉堡。
儿子长吁了一口气:“妈,这电影不错。
明天给我找找你们刚才说的那个《地道战》。

Processed in 0.04935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