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

时间: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一。

风俗: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而成的结晶,色白且结构疏松。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霜,是有好感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说得很美。
由于天气渐冷,所以这一节气中的农事繁忙。
谚云:“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此时民间食俗也很有特色,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厦门民俗常在霜降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

起居: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
溃疡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
由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
饮食:霜降之时,大五行中属土,五时中为秋,在人体五脏中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Processed in 0.05022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