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但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第二种,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轻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在1~2分钟内疼痛消失。
疼痛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心绞痛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
第三种,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死,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可导致急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患者常因此而死亡。
心肌梗死前患者会突然发生或出现持续性剧烈心绞痛,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类药品不能缓解症状,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样感觉。
在我国,约1/6~1/3的心梗病人疼痛性质和部位不典型,如反应于上腹部,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5%~95%的病人有心律失常改变,多发生于病后1~2周内。
心电图和心肌酶可帮助确诊心梗。
第四种,慢性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第五种,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出现早搏等。
第六种,猝死。
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多为心脏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或起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