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以前,我对女儿“心太软”,宠有加而严不足。
但女儿对我并不领情,动辄大呼小叫,还得寸进尺,常令我困惑和苦恼。
有一天晚上,我和女儿差不多同时躺到床上,她突然发现她房里的吊灯没有关,就喊我去给她关灯。
这类事往常也常发生,我都是随叫随应。
可这次我刚躺到床上,累了一天好不容易挺直一下腰板,实在懒得起来,就狠了狠心叫她自己起来关。
我说:“妈妈同样也睡了,还得起来到你房里关灯,不如你自己起床关还近一些。
”说过之后,无论她怎么叫嚷,我就是不理睬她。
见我不去,她就故意把音响开得大大的。
过了一会儿,音响声音没有了,我悄悄打开自己卧室的门一看,女儿房里的灯关了,门也关了。
打那以后,再遇到要拿东西之类的事,女儿就很少叫别人帮忙了。
心理分析:中国人讲究“以己度人”,父母对孩子好,就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也能学会孝敬父母。
但实际情况是,对孩子的愿望不加选择地给予满足,只会让孩子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而且,凡事都替孩子做到,还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和无力感。
在成长过程中,及时的鼓励和适当的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把握好时机和程度。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时候,鼓励是最重要的,但鼓励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溺爱。
而惩罚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有时候,“冷淡”或取消奖励就是最有效的惩罚。
俗语有“欺软怕硬”、“得寸进尺”之说,想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你事事由着她,她就觉得本该如此,甚至还不满足。
久而久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就培养出来了。
如果每位家长都溺爱孩子,输送给社会的是懒散、自私的废物、庸才,那才是时代的悲哀呢!
所以,从长远计,我们不妨尝试着做“狠心”的家长,适时对孩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