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理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
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正确地调剂处方。
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
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合理用药要求的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什么标准?
合理用药的定义要求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适当的适应症:处方药物的决定完全符合医学原理,并且该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适当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基于疗效、安全、适宜性和价格的考虑。
适当的患者:患者无用药禁忌症、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该药。
适当的信息: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的、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适当的观察:应该恰当地观察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药物作用。
不合理用药会造成什么影响?
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药物治疗的质量下降,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医疗资源的浪费,可导致其他重要药物短缺并增加费用。
非预期用药风险的增加,如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的增加。
助长患者认为有“万灵药”等不良心理影响,这将导致对药物需求的显著增长。
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不合理用药。
另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不同方法看待药物,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使用。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动因可分为:来自患者的、来自处方医生的、来自工作地点的、来自包括生产厂家影响在内的药品供应系统的因素、来自法规的因素、来自药物的正确的、错误的信息因素,以及以上几种因素之和。
患者方面:错误的药物信息、信任被误导、不恰当要求。
医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训、角色不适当、缺少客观的药物信息、经验缺乏、药物疗效的认识被错误引导。
医疗机构方面:患者太多、开处方的压力、化验室能力不足、人手不足。
药物供应系统方面:不可靠的供应商、药品短缺、供应过期药物。
药品法规方面:处方药未正式注册、法规执行不力。
企业方面:推销活动、误导消费者。
所有这些因素均受全球和所在国改革的影响。
例如:原先在非洲国家频繁使用的注射给药方法,因害怕艾滋病而减少了使用。
但有些国家,注射的使用率依然很高,原因在于医生想当然地认为注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也总是希望尽可能地采用注射。
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哪些形式?
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下列表现形式:
使用药物而没有适应症。
如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
在需要药物治疗时使用错误的药物。
如对需要使用口服补盐液的儿童秋季腹泻使用四环素。
使用疗效可疑或未证实疗效的药物。
如对急性腹泻使用肠蠕动抑制药物。
使用安全性不肯定的药物。
如使用安乃近。
未能给予可供应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如未能对麻疹和破伤风使用疫苗,未能对急性腹泻使用口服补盐液。
正确选择了药物,但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不正确。
如在可以使用口服制剂时却使用了注射或静脉滴注。
使用不必要的昂贵药物。
如应使用一线、窄谱的抗生素时使用了三代或广谱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