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群不可盲目用药——访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

健康人群不可盲目用药

——访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

2003年09月18日

面对非典,盲目服用药物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甚至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博士。

记:杜教授,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那么可否服用抗菌药物来预防?

杜:目前还没有证明任何一种抗菌药物对引起此次非典型肺炎的变种冠状病毒有效。
盲目服用抗菌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对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疾病是没有预防作用的,尤其是健康人服用抗菌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只有在治疗非典型肺炎时,由于往往合并有其他细菌和病原体的感染,才需要选用敏感的抗菌或抗病毒药物。
如果没有患非典型肺炎而滥用抗菌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将会导致许多危害,如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而危及生命。
另外,抗生素还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服用抗菌药物来预防非典型肺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记:目前是否有预防“非典”的药物?

杜: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药物和疫苗,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普通健康人没有必要使用药物预防。
对于一些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及体弱、抵抗力低下者,特别是与可疑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非特异性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但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记:中医中药是否有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作用?

杜:目前,许多机构公布了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方剂,推荐了预防“非典”的很多个药方,每个方剂都有不少市民追捧。
但这些方剂大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没有证据证明能特异性预防和治疗非典型肺炎。
中医是非常个体化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看来男女有别,老人小孩不同,就是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所以预防首先要看是哪里虚,要根据个人体质有针对性地开方,不能瞎补。

板蓝根为感冒常用药物之一,有人认为板蓝根是一味“保险”药物,服用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板蓝根注射液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头昏眼花、气短、呕吐、心慌、皮疹,有时为全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和过敏性休克。
板蓝根属寒凉之品,虽无中毒的报道,但长期大量服用板蓝根及制剂,亦会有不良反应,尤其是年老体虚者。
并且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板蓝根冲剂对非典型肺炎有效,不必要盲目服用。

Processed in 0.05356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