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要随着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力求做到“人与天调”。
夏季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
因此,清燥解热是养生的关键。
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
故医籍《养身纂》中表明夏季养身“静养勿躁”,“节嗜欲,定心气……可居高明,可远眺望,可入山林,可坐台榭空敝之处,以避炎夏”。
我国民间有“心静自然凉”的说法是颇有道理的。
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
因为清淡饮食可起消热、防暑、敛汗、补液的作用,还能增进食欲。
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红柿、本瓜、黄瓜、丝瓜等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干搭配为好,可吃些绿豆粥、莲子粥以清暑。
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
可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肠道病。
居室宜清凉。
合理启闭门窗,早晚室外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
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可启动风扇,那阴凉的意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可远处跋涉,但可就近寻幽。
早晨,晨光曙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佳秀的林园散步锻炼。
吐故纳新,清泉白云,鸟语花香,精神为之一爽。
傍晚,若散步于河畔,那习习的凉风轻拂,会使你心静如水,神怡似梦,荡涤你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