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散为主治疗小儿腹泻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的冯业贺医师自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用胃苓散制成散剂,并随证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腹泻154例,并设西药治疗154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40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将308例该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4例。
治疗组用胃苓散为基础,风寒型加香苏散;湿热型加止痢散;伤食型加消导散……共研粗末备用。
剂量:6个月以内0.5~1.5g,6个月~1岁每次1.5~3g。
1岁以后每加1岁剂量增加1.5~3g。
每次加水40~100ml,浸泡1~2分钟,煎1~2分钟,去渣温服。
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伴脱水或腹泻较剧者配合口服ORS液每日500~1000ml。
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10~12.5mg/kg/次,思密达1~2g,乳酸菌素0.2~0.8g,每日3次,服药时3种药物各间隔1小时。
有脱水或腹泻较剧者配合口服ORS液。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7例,好转47例,治愈率62.99%,总有效率93.51%。
对照组痊愈78例,好转52例,治愈率50.65%,总有效率84.42%。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胃苓散出自《丹溪心法》的胃苓汤去姜、枣,研粗末而成,具有健脾和中利湿的功效。
不论何种原因泄泻,终属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谷精微并走大肠而成,故古人有“无湿不成泻”、“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明训。
据此,冯业贺医师以胃苓散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病因而配合其他散剂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Processed in 0.09753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