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间存在拮抗效应

本报讯由天津中医学院徐放明、郭义等科研人员完成的“针刺对小白鼠急性缺氧影响的腧穴拮抗效应研究”,日前通过天津市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研究结果证明,腧穴间的拮抗效应是

客观存在的。

针灸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腧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上用单独腧穴治疗者少,大多采取组合用穴。
而几个腧穴组合后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这是针灸处方配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徐放明、郭义等课题组研究人员,以急性缺氧15min小白鼠为动物模型,以全脑Na+,K+-ATPase、Ca2+-ATPase、LD、LDH、SOD、MDA为指标,观察针刺手三阴经井穴间配伍是否存在拮抗效应。
结果发现,针刺中冲组Na+,K+-ATPase活性比缺氧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针刺少商配中冲组与中冲组比较,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降低。
证明腧穴间的拮抗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少商配中冲有拮抗效应。

Processed in 0.05040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