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瑞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一种颅内专用支架,完成了高难度的颈内动脉海绵窦宽颈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从而解决了以往颅内支架植入依赖冠状动脉支架的局面。
这种新研制的颅内专用支架采用了自膨胀设计,因质地柔软,管腔较小,能够通过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脑血管到达病灶。
48岁的计女士,年初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经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
医生应用脑动脉瘤的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闭塞了破裂的动脉瘤。
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病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另有一宽颈的动脉瘤,随时有出血或压迫脑神经的可能,而该部位的动脉瘤采用手术治疗的死亡和致残风险极高。
如果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可能导致脑血管中最重要的颈内动脉闭塞。
医生们决定用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为其治疗。
首先在患者大腿根部切了一个两毫米的微小切口,把一根导管送入股动脉,随后把一列微小的导管送入脑内,最后把这种专用支架放置在动脉瘤口处。
再把一微小的导管通过支架的网眼送入动脉瘤腔,填入国际上第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铂金弹簧圈,彻底地封堵了动脉瘤。
该患者在治疗后48小时便下床行走,目前已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