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龄老人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医院,医生该进行介入治疗还是非介入治疗呢?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相关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治疗经验:75~88岁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非介入治疗。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的李毅、韩雅玲等对该科于1997年1月~2002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3名高龄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患者年龄75~88岁,其中76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7名接受非介入治疗。
介入组均在24小时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非介入组则按常规内科药物治疗。
相关分析显示,介入与非介入病例在基本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介入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达到96.05%,病变矫治成功率为97.03%;术中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死亡8例,分别死于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疑为心脏破裂、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
非介入组死亡14例,包括心源性休克8例,心脏破裂1例,顽固性室颤两例,急性肾衰1例,严重肺内感染两例。
结果表明,介入组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非介入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亦显著低于非介入组;两组住院天数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介入组患者住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天数明显少于非介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