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多由肾脏或尿道继发感染所致,是泌尿系最常见疾病之一。
女性多合并尿道炎,男性常合并前列腺炎。
正常膀胱粘膜具有抗感染能力,且因尿液经常排空,故不易发炎;胆有尿道梗阻或膀胱本身病变时,则易感染。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为多见,链球菌、葡萄球菌次之,常由尿道上升或自肾下行到膀胱,邻近的炎症也可经淋巴或直接延及。
【急性膀胱炎】膀胱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和出血,以三角区最明显。
女性,尤以新婚和妊娠期常见。
起病突然,尿、尿急及尿末痛,可有终末血尿,少数为全血尿;若全身症状明显、腰痛、体温升高,则表示已有肾盂肾炎或其他急性感染。
【慢性膀胱炎】由于长期反复感染,可引起膀胱壁纤维化和膀胱容量缩小。
症状与急性者相同,但较缓和。
本病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包括休息、多饮水及对症处理。
本病一般属中医“热淋”、“少腹痛”等范畴。
湿热内蕴小焦膀胱是其基本病因病机。
治疗总以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为主;若反复发病,正气方虚者,则应注意兼顾扶正,如补脾益肾,滋阴温阳。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653例,年龄在15~65岁。
病程1个月~10年。
其中上尿路感染者350例,下尿路感染者303例。
经过治疗后,痊愈650例;好转3例。
总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