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指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堆积造成的疾病。
一般认为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平均值20%即可称肥胖。

现已发现小儿肥胖症与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关联,所以应该及早加以预防。
肥胖分单纯性肥胖及继发性肥胖,后者是由内分泌、遗传或脑疾病引起。
小儿肥胖症大多属于单纯性肥胖。

病因

1.长期摄入能量过多。
肥胖儿童大多生活在喜食油腻、甜食的家庭中,自小就养成过量饮食的习惯。

2.运动过少。
关于运动过少是造成肥胖的诱因还是肥胖造成的结果还有争论,但运动过少对于肥胖的维持意义是肯定的。

3.遗传因素。
父母肥胖的小孩有三分之二也有肥胖倾向。

4.心理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可诱其暴饮暴食。

5.其他因素。
小儿肥胖还可以因内分泌代谢失调、下丘脑疾病等引起,即继发性肥胖。

临床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特别容易发生于1岁以内,5~6岁及青少年。
患儿食欲良好,进食量大,懒于活动。
体态肥胖,身材也较高大。
皮下脂肪甚厚,分布均匀,腹部皮肤可见白色及紫色纹。
但智力和性发育一般在正常范围。
小儿肥胖常有精神障碍,情绪紊乱,自卑感,这些心理障碍又可成为肥胖或维持肥胖的附加原因,重度肥胖者可并发关节病、下肢静脉曲张,也可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预防

1.避免过量饮食。
要转变认为“小儿长得越胖越健康”的观念,从婴幼儿期就应注意避免过食。
儿童不宜吃过多的淀粉类食品、油炸食品和甜食,多吃蔬菜水果。
应均衡饮食,不宜一顿饭吃得过多。

2.经常体力活动。
婴儿就可以开始做被动保健操。
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过多,鼓励多活动。

治疗

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要持之以恒。
首先应从膳食管理、限制饮食开始,并鼓励和安排一定量活动,同时要解除小儿的思想负担。

1.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的同时必须照顾营养需要,以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不能使体重下降过快。
小儿食欲旺盛,可给予大量蔬菜水果,逐渐让其习惯进食减少。

2.增加体力活动。
逐渐地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可先从散步、打球等运动做起,培养其兴趣,每次可进行1到2小时。
同时鼓励小儿参与家务活动。

3.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必须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最好能改变家庭的生活饮食习惯。
不能在家长暴饮暴食的同时限制儿童饮食。

4.药物治疗。
一般不主张滥用药物。

Processed in 0.04927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