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化脓性脑膜炎应如何治疗

因为化脓性脑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所以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医生会根据孩子感染的细菌选用敏感的药物。
抗生素应早期、足量、静脉给予;并选择透入脑脊液浓度较高的抗生素,以杀菌剂为优选。
规律、足量的使用药物是治疗的原则。
一般认为,抗生素的应用至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后的两周左右。
新生儿脑膜炎疗程一般不少于3-4周。
减低颅内的压力,止住抽风,在治疗中也是很重要的。
父母或家人要与医生配合,密切注意孩子的体温、饮食,当病情需要禁食的时候,绝不可擅自给孩子进食;还要给孩子勤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有些学者报道,在已存活的化脓性脑膜炎的孩子中可有30-40%的留有后遗症。
一般而言,年龄越小,起病后未得到及时合理治疗的;感染的细菌量多,以及有肢体瘫痪、抽风的患儿则预后差、死亡率高、后遗症也重。
常见的后遗症为智能低下、癫痫、脑积水、失明、失听、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行为及性格障碍等主要是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有的孩子可留有耳聋、抽风、瘫痪。
有的孩子可发生硬膜下积液,这是指在大脑外边一种叫硬脑膜的下边出现一些带有细菌的液体。
硬膜下积液可引起孩子体温不退,抽风。
硬膜下积液多见于婴儿,可发生在化脑同时或出现症状数小时或数日之后,多见于起病7-10天。
只有10-15%的硬膜下积液有临床症状。
化脑病儿经过恰当治疗不见好转,或病情及脑脊掖改变逐渐好转时忽又出现发热、烦躁、意识障碍、头痛、喷射性呕吐及抽风,体征见前囱膨隆、颅骨缝裂开、头围增大,即应疑有硬膜下积液,遇此情况应及时进行颅透光检查,CT扫描,确认后进行前囱穿刺放液。

Processed in 0.04807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