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衄

乳衄,就是乳头溢血。
引起乳衄的疾病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等。
一下指乳管内乳头状瘤所致的乳衄。
本病可见于成年妇女,但40~50岁发病者最多。

中医又称“乳注”、“乳泛”,是指乳窍内时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渗出,多在污染衣服时方被发现。
此症以35~50岁的妇人多见,特别是未产妇尤多。
临床常表现为单侧性,也有双侧性,患者可无任何不适,仅见乳窍中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渗出。
沿着出血方向往往可以触到肿块,压迫肿块乳头即可排出血性液体,经前期明显加重,并感乳房胀痛,头晕目眩,疲惫肢软,腰部空痛,心慌乏力,夜寐不安等。
乳管内乳头状瘤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不会长到很大,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
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其中6~8%的病例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由于本病有恶变的可能,故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
切下的肿瘤应作常规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

中医认为患者平素情志郁闷,日久不解,郁化肝火动血,加之肾阴亏损,故其乳窍常可挤出或渗出液体。
治以疏肝解郁清火为主。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5例,痊愈25例。
最快服药3剂出血止,最慢服药4个月。

Processed in 0.04847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