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

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度下腹疼痛,存在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等者,称为先兆流产。
其出血量一般比月经量少,初为鲜红色,渐变为深褐色,下腹疼痛常伴腰痛下坠感,小便次数多等。

现代医学认为,胚胎或胎儿在20周以前终止发育,排出母体,称之为流产。
近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调查,估计大约有15-20%的孕卵发生自然流产,而实际上未觉察到的流产也为数不少,如临床上只表现为一次"月经过期"或"经血过多",而实际上曾有过精卵结合,而发育异常,这种初期尚未查觉的不正常孕卵的排出称为妊娠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
自然流产一般分为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
以早期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胚胎发育异常或胎盘异常;

母体方面因素,如内分泌功能失调、生殖器官疾病、周身疾病;

外界不良影响;

遗传因素缺陷;

父方因素。

流产不仅使妇女健康受到影响,甚至可因流产造成子宫大出血或严重感染影响孕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治流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祖国医学典籍在"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病症中包含有先兆流产的记述。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气虚、肾虚、脾虚、肝气郁滞或血热等原因造成。
妇女妊娠后经血聚以养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充盈,胎有血养而有所载。
若气血虚则冲任不固,不能摄血保胎,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致使冲任虚损,胎失所养。
素体肾虚或孕后房事不慎,肾气耗伤,胎失固系而不得安。
肝郁可致气机不畅,胎气受阻导致胎动不安。
血热灼伤胎气则胎漏下血。
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安胎,补肾固中安胎,健脾和中安胎,疏肝理气安胎,清热凉血安胎等。

本病当与月经异常、葡萄胎、宫外孕相鉴别,临床上以βHCG,尿HCG及放射免疫法测定以诊断早孕,B型超声波测定孕囊位置大小及心管搏动,以排除难免流产或宫外孕、葡萄胎。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300例,痊愈295例,治愈率达98.3%。
阴道出血停止,无腰酸腹胀,B超检查为活胎者方为治愈。
其中4例无效者均为就诊时间过晚。
一般服用10~30剂就能达到保胎目的。

Processed in 0.04921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