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老章血脂高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一种叫氟伐他汀的调节血脂药,没想到用药不久,就感觉浑身肌肉酸痛。
老章想,自己近来既没有做什么剧烈的运动,也没有磕着碰着,怎么会浑身不得劲呢?
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问他最近有没有用过新的药物,这句话提醒了老章,他赶紧把氟伐他汀给停了,停药不久浑身酸痛的症状就消失了。
其实,临床上可引起肌肉酸痛的药物还有许多,这些药物之所以会引起肌肉酸痛,与药物损害了肌肉有关,也就是说某些药物具有一定的肌肉毒性。
除了上述的氟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同类的调节血脂新药西立伐他汀就因为肌毒性太大而被迫撤出了市场,他汀类的其他调节血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均有可能引起肌损害而致肌痛。
据临床研究报道,他汀类调节血脂药诱发肌痛与其用量过大、与贝特类调节血脂药以及相关药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引发肌痛的危险。
为此,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避免与贝特类药物及相关的药酶抑制剂合用。
另外,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应慎用此类药物,一旦出现肌肉酸痛或其他损害症状时,必须立即停用此类药物。
其他常用的如苯二氮类镇静催眠抗焦虑药、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抗菌药、呋喃类抗菌药、抗甲状腺药、抗病毒药、西咪替丁、青霉胺、胺碘酮、中成药清开灵等也具有一定的肌毒性,也可能引起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