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药膳

骨折是指骨或软骨失去完整性或连续性的损伤,古人称折伤。
骨折多数由外伤所致,往往除骨折外,还有肌肉、皮肤的损伤、出血、创面污染等等。
骨折初期因新伤骨折,经脉受损,离经之血瘀积不散,出现出血、肿胀、疼痛等症状。
食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可用葱、韭菜、茭白、芥菜、螃蟹等食物。
方1:黑豆、绿豆、干竹笋水煎服方2:猪血加姜、葱煮汤方3:生荸荠捣烂煎汤代茶

骨折中期为血生新期。
初期症状好转,瘀血渐化,骨折开始修复,食疗重点是和血生新,补骨接骨。
方1:猪胴骨炖黄豆汤方2:接骨木炖红豆方3:猪脊骨炖黑豆汤

骨折后期为固本培元期,骨折初步接续但犹未坚固,应以益气血,补肝肾以充养筋骨。
方1:枸杞桂圆粥

方2:核桃芝麻冲饮

方3:双补汤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可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
但要注意使食物易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的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
为了更快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瘀血阻滞。
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中医认为。
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则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消炎为主。
如蔬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热、油腻。
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
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然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
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q,当归10q,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
连续7~1O天。

中期周瘀肿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和钙及蛋白质。
食疗可用当归10q,骨碎补15q,续断10q,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g,炖煮1小时以上。
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g,骨碎补15g,续断10g,苡米50g,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Processed in 0.04986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