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较常用的偏方验方

淋证

淋证指小便频数、短涩、欲出不尽,滴沥刺痛,或痛引腰腹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引起本病的原因:一是湿热蕴结下焦;二是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热移下焦;三是脾肾亏虚,劳倦伤脾所致

脾虚下陷,房劳伤肾所致不能摄精。
临床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阳桃3--5枚,蜜30克。
将阳桃和蜜煎汤,代茶饮。

本方清热、利水、润燥,适用于石淋。
所谓石淋,是以小便混浊,刺痛不移,时夹沙石为特征。

[方二]

花生仁适量。
将花生仁炒熟,取其外红衣约半茶杯,研为细末,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膀胱结石。

[方三]

鲜芥菜250克,鸡蛋1枚。
将芥菜洗净切碎,鸡蛋打碎,2味加水煮汤,午饭前顿服,1日1次,以愈为度。

本方适用于泌尿与结石。

[方四]

大黄、海金沙各30克,鸡蛋数个。
将大黄、海金沙共研为细末,用蛋清调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克,1日2次。

本方通淋利湿,适用于石淋、砂淋。

[方五]

血余炭10克,地骨皮、车前子各20克,五灵脂5克。
水煎服,每日2次。

本方适用于小便热涩刺痛者。

[方六]

葡萄1.5千克,蜂蜜、盐各适量。
将葡萄去皮切片,用蜂蜜泡10分钟,焙干,再浸再焙,连续3次。
每次嚼服数片,盐水送服,每日3次。

本方清热、润燥、解毒、散瘀血,适用于各种淋病,小便白浊,尿道刺痛。

[方七]

丹参24克,赤白芍各12克,炒川楝、元胡、芒硝、生大黄各9克,海金沙15克,金钱草100克,木通9克。
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

本方活血行气,利湿消石,适用于砂石淋。

[方八]

桑寄生50克,川牛膝20克,石韦、冬葵子各25克,瞿麦20克,海金沙25克,车前子15克,鸡内金5克。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肾利湿,活瘀化石,适用于砂石淋的歇止期治疗。

[方九]

棕榈根30克,猪精肉500克。
一起炖至肉熟为止。

本方止血、祛湿、消肿解毒,适用于血淋证。
所谓血淋,皆尿色红赤,或夹紫暗血块,溲频短急,热涩刺痛者。

[方十]

黑槐子末、大黄末各2克,鸡蛋1枚。

将2味药共放于鸡蛋中搅匀,白面糊口煮熟,每服2枚,每日1次,停2日,服后多喝开水。

本方凉血止血,清热泻火,适用于血淋。

[方十一]

芹菜1500克。
将芹菜洗净,捣烂取其汁,加热至沸,每次服60克,日3次。

本方凉血、止血,适用于小便溺血证。

[方十二]

乱发若干,麝香少许,米醋适量。
将乱发烧为灰,不拘多少,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6克,用米醋泡汤调下。

本方出自《类编朱氏集验方》,适用于血淋。

[方十三]

茄叶适量。
将其熏干为未,每服6克,温酒或盐汤下,隔年者尤为佳妙。

本方出自《男女奇效良方》,适用于血淋。

[方十四]

生藕节500克,白冬瓜250克。
2者洗净切片,加水煮汤,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血淋。

[方十五]

玉米须30克,灯蕊草、车前子各10克,猪小肚1个。
将玉米须、灯蕊草、车前子先用砂锅加水煎煮,取汁煮猪小肚,加食盐少许调味,喝汤食猪小肚,连服3--5日。

本方清热利湿通淋,适用于热淋。
所谓热淋,指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灼热刺痛者。

[方十六]

车前子、木通各12克,柴胡30克,黄柏16克,五味子12克。
水煎服,每天]剂,早晚服。

本方清热、利湿、通淋,适用于热淋患者。

[方十七]

豌豆苗30克,薏米50克,味精、盐、麻油少量,粳米50克。
先将粳米与薏米煮粥,沸后加入豌豆苗同煮,食时加上述调料。

本方适用于热淋。

[方十八]

薏苡仁30克,萆薜6--10克,粳米100克。
将萆薜单煎取汁,与薏苡仁、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膏淋。
所谓膏淋,是指小便混浊如米酒,或有滑腻之物,排尿时尿道热涩疼痛。

[方十九]

杉树根50克,桃仁6克,鲜鸡蛋1只。
加水适量,煮至蛋熟,吃蛋喝汤,早晚各1次,连服5天。

本方适用于膏淋。

[方二十]

胡桃肉10克,大麦3克,甘草、灯蕊草各1克。

将各药加水共煎至40分钟,取液,温服。

本方补肾、健脾、清利湿热,适用于劳淋,所谓劳淋,指小便点滴不尽,淋漓不已,尿道微痛,遇劳即发者。

[方二十一]

生黄芪60克,鲜鲤鱼1条500克左右。
2者加水共煮,人调料后饮汤吃肉。

本方适用于劳淋。

[方二十二]

车前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茜草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本方为北京著名中医王琦验方,功能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临床上主要用来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沥不畅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红细胞。

泌尿系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病机多为湿热蕴结膀胱。
辨证依据有三:1.明显尿路刺激症状;2.舌苔黄或黄腻;3.尿常规检查符合泌尿系感染。
五草汤是王琦教授多年经验所创之方,经数百例验证,在明确诊断后运用此方,几乎无1病例疗效不显,有进修大夫及研究生学用此方之后,亦屡验。

[方二十三]

蕹莱250克,冰糖适量。
蕹菜摘洗干净,切碎,放人锅中,加清水煮汤,调以冰糖进食。

本方有止血功效。
适用于鼻血、尿血、便血。

本方出自《岭南采药录》,原方用于“鼻血不止”为止血方。
络脉损伤,血不循经,则见出血,法宜止血。
方中以蕹菜为主,能制止出血;以冰糖为辅佐,补肺胃以助止血,兼可调味,合用而为止血之方。
本品偏于寒凉,用治出血,偏于热性出血者为宜。

[方二十四]

山栀子10克,淡豆豉15克,荠菜30克加减。

[方二十五]

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熟地24克,麦冬、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白茅根、刘寄奴各30克,艾叶炭6克。
水煎两遍,水煎液混合早晚分服。

本方为著名山东中医目学泰验方,功能治阴益气,清热凉血,补血止血,适用于由于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者。

[方二十六]

荠莱半斤,瘦猪肉2两,大米2两,黄酒、酱油、盐、淀粉、味精适量。
猪肉剁成泥,加黄酒、酱油、淀粉搅成肉糜,油烧热炒熟待用。
荠菜洗净切碎末,大米煮成粥,先加入荠菜末,煮5分钟,再调入肉糜,煮沸后调味即可。

本方补肾益气,可治老年肾亏、肾结石、血尿等症。

[方二十七]

鲜海螺1000克,水发木耳10克,葱、姜、蒜、料酒、醋、梢盐、味精、湿淀粉、清汤、菜油各适量。
将海螺用刀背敲碎,取出螺肉,摘去螺黄和绿筋,去掉头部黑膜,置盆中,加入酷和盐揉搓几下,再用清水洗净,用刀切成1分厚的薄片,将大蒜切片,大葱切成段。
将清汤、料酒、味精、精盐、湿淀粉放入碗内调成卤待用。
将炒勺内放菜油适量,置旺火上烧至八成热时下海螺稍炸,随即捞出。
勺内放底油,用旺火烧热后,下人葱、蒜煸炒出味,再下人海螺肉、木耳,倒入调好的卤汁,颠翻几下即可盛盘。

本方祛湿解毒,清热利尿。
可辅治肝热目赤、目痛,小便不利,消渴。

Processed in 0.05111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