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温里剂-回阳救逆
【组成】附子干姜葱白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禁忌】斟酌。
【方解】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
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
因下利甚者,阴液必伤,所以减干姜之燥热,寓有护阴之意。
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是阴寒盛于里,阳气欲上脱,阴气欲下脱之危象,所以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并加胆汁、人尿滋阴以和阳,是反佐之法。
原文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方后还有“若无胆,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
这些都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精细之处,与通脉四逆汤之“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须详加领悟。
【化裁】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人尿五合,名“白通加猪胆汁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