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
【出处】《伤寒论》
【分类】解表剂-辛凉解表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禁忌】斟酌。
【方解】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
受邪轻浅,所以身热不甚,口微渴。
因此,治当辛以散风,凉以清肺为法。
本方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
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
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之用。
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但药轻力薄,若邪盛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法选药。
【化裁】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肺止咳。
口渴者“加花粉”清热生津。
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茅根、藕节、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有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
至于原书还有“入营”、“在血分”之加减法,相去已远,且另有治法,可置之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