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论治扶桑花也能凉血解热

别名朱槿、大红花、朱槿牡丹。
为锦葵科常绿大灌木。
茎直立而多分枝,高可达6米。
叶互生,阔卵形至狭卵形,长7~10厘米,具3主脉,先端突尖或渐尖,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基部近全缘,秃净或背脉有少许疏毛,形似桑叶。
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单生于上部叶腋间,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红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红、黄、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

扶桑花、叶、茎、根均可入药,主用根部。
花含棉花素、槲皮苷、矢车菊葡萄糖苷、山奈醇、醋类、秸液质、维生素。
叶及茎含萨壳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类及酶等。
根含支鞣质。
扶桑花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利尿、消肿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鼻血、经不调等病症。
扶桑叶,主要用于皮肤生疮。
扶桑根的功效与扶桑花相同。

采集及加工:叶、茎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
采后去泥土杂质,晒干备用,或用鲜品。
用于调经、腮腺炎或关节炎则酒炒应用。

用法:通常作汤剂或炖剂。
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

方法:

1.腮腺炎:鲜扶桑花30克,水煎服。
同时将扶桑叶捣烂敷患处。

2.乳腺炎、痛沛肿毒:鲜扶桑花适量,捣烂,加蜂蜜少许混匀,敷患处。

3.尿路感染:扶桑花、根各20克,水煎服。

4.月经不调:鲜扶桑花30克,当归10克,水煎服。

Processed in 0.533341 Second , 26 querys.